蔡鍔和海軍部長湯薌銘便依然留任,新的內閣總理為曾琦,參謀總長則由吳佩孚接任。
曹錕的總統之夢雖然圓了,但他也發現,這個位子其實並沒有他想象的那麼好乾,因而他對於楊朔銘這個“武財神”更是分外倚重。
通訊軍官告辭後,楊朔銘開啟了曹錕的電報看了起來,果然不出所料,曹錕是來“問計”的。
“你這點損失才哪到哪。”楊朔銘看著電報,自言自語的說道,“要是你知道以後美國股市會發生什麼事。還不得跳樓了?”
楊朔銘在心裡小小的想象了一下曹錕跳樓的樣子,不由得呵呵一笑。
想象歸想象,他當然不會讓曹錕淪落到跳樓的地步,而即將開始的“剪羊毛”行動,在他的秘密計劃當中,也是不包括中國的。
楊朔銘想了想,取過紙筆。便開始給曹錕擬起電報稿來。
1928年,展現在一箇中產階級普通美國人面前的。是一眼望不到頭的繁榮興旺的遠景。就在這一年剛剛走馬上任的赫伯特?胡佛總統還一本正經地宣佈:征服貧窮不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幻想,“我們尚未達致目標,但我們有機會沿襲過去8年的政策,繼續向前,在上帝的幫助下。我們很快就會看到,把貧窮從這個國家驅逐出去的日子就在前頭”。這是一項莊嚴的經濟許諾,其中混雜著被通俗歷史學家稱之為“美國夢”的那種東西。更加自鳴得意的是,歐文?費希爾和其他洞悉華爾街秘密的經濟學家們都信誓旦旦地向老百姓保證:他們正在凝望一個繁榮的“永久性高原”。
這塊富庶的高地——比古老的新教徒讚美詩所珍愛的“樂土”更真實。看上去就好象是一場始於內戰時期的工業大發展的最終勝利。美國最近這場戰爭的結果,已經出現在大規模生產的力量中,混合著新技術的奇蹟。甚至就在眼下。有總統及其他名流出面捧場,亨利?福特正在主辦“電燈發明50週年慶典”,以紀念愛迪生和白熾燈的50歲生日。摩托車、浴缸、電冰箱、收音機,都是進步的試金石。在時尚和廣告的刺激下。要想跟上潮流,所需要的行頭不亞於最新潮的模特兒。營銷手段帶來的壓力,甚至慫恿人們購買雙份的奢侈品——每間車庫裡兩輛汽車。
國家的政策和制度,與繁榮的中產階級緊密糾纏在一起。1929年1月,這十年最有活力的週刊《時代》雜誌向沃爾特?克萊斯勒歡呼致敬,推選他為“年度人物”,因為在過去12個月裡,他把普利茅斯和“迪索托”牌汽車介紹給了公眾。以1。6億美元買斷了“道奇”兄弟公司,並開始建造“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樓。一幢68層的巨人”。隨後《時代》週刊的封面上,出現了小威廉?裡格利的面孔。接下來連續幾周依次在封面上露臉的是:哈里?古根海姆、伊瓦?克魯格、塞繆爾?英薩爾和托馬斯?拉蒙特——他們全都是英雄。新創刊的《財富》雜誌長達3頁的宣言,宣稱“人們普遍同意這樣一句老生常談:美國的偉大功績就是商業”。另外幾幅大廣告是巴布森的《報告》: “你的美元——你是否在連續而有效地工作?”,“漢密爾頓”牌手錶——“你能告訴一個成功的男人他實現成功的時刻麼?”,羅伯特?沃肖的新書《華爾街的故事》:“這些巨人正從本書的字裡行間闊步走過,……就象中世紀的冒險家一樣。……丹尼爾?德魯、吉姆?菲斯克、傑伊?古爾德、範德比爾特、希爾、哈里曼……以及很多其他人,他們的豐功偉績令舉國震驚”,以及施特勞斯公司:“他把他微薄的收入投入到穩妥可靠的優質證券中”。它們代表了連續不斷地擊打普通讀者心靈的刺激物。大多數在1918年的“自由公債”中購買自己平生第一筆債券的美國人,都轉向了更具投機性的股票。廣告誇耀的是高價格,而不是便宜貨——從派克大街上價值45,000美元的公寓和配備“‘克雷恩’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