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6部分

法子!於是妙兒也顧不上再聽八卦了,小腦袋瓜馬上迅速的轉動起來,努力的回想她想知道的現代知識……

——————————————————————7。8號第二更奉上————————————————

第三十三章 桑基魚塘

一聽人談論種桑,妙兒最先想到的自然是“桑基魚塘”這四個字,畢竟這是後世人工養魚最常用、收益最高的方法。

所謂“桑基魚塘”,是我國珠江三角洲地區,為充分利用土地而創造的一種挖深魚塘,墊高基田,塘基植桑,塘內養魚的高效人工生態系統。

這種方法最初出現在廣南東路(今廣東省)一帶,因珠江三角洲由東、西、北三江匯合沖積而成,地處北迴歸線以南,全年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日照時間長、土壤肥沃,是盛產蠶桑、塘魚、甘蔗的重要基地。

但由於珠江三角洲地勢低窪、所以常鬧洪澇災害,嚴重威脅著百姓的生活和生產活動。於是慢慢的,當地居民根據地區特點,因地制宜地在一些低窪、常被水淹過的地方挖深為塘。挖出來的土一般用來堆壘築基、填高地勢,用深塘則用來飼養淡水魚;而挖出來的泥土堆砌在魚塘四周成塘基後,也可以用來減輕水患。

這種塘基的修築可謂一舉兩得,後來慢慢的,當地百姓便會在塘基上栽種各種作物,且大多人都選擇種桑。既種桑那就定會養蠶產絲,當地百姓大多把蠶糞直接掃進魚塘裡,時日一久、他們發現魚塘裡的魚竟比別處圈養的要鮮肥許多,也就發現蠶沙(蠶糞)用來餵魚的妙處。

於是慢慢的、經過多年的演變,廣南東路一帶的田地,逐漸演變為魚塘裡養魚、塘基上種桑樹的桑基魚塘,當地百姓利用這種方法一舉兩得、帶來兩項收益。

不過妙兒記得桑基魚塘一直到明末清初才興起,在此之前的古人雖然也興種桑養蠶,但卻都沒挖掘出這個方法。也就是說廣南東路一帶的人,現下雖然大興土木的修築桑園,但卻還沒把種桑和養魚聯絡在一起,純屬是因蠶絲價高才種桑養蠶的。

而如何才能讓蠶吐出能賣高價錢的好絲來呢?

首先必須讓蠶寶寶吃上好的桑葉,把它們養得肥肥胖胖的、它們才能吐出好絲來。

閩南一帶因土壤不夠肥沃的原因,種出來的桑遠遠比不上嶺南一帶,這桑不好蠶不肥,出產的土絲質地自然也就差了一些。

而妙兒受到啟發回想起來的“桑基魚塘”這個法子,卻正好可以用魚糞肥土、彌補土壤不夠肥沃這個缺陷。並且妙兒沒穿越前就聽說過“桑基魚塘”,知道這是一種能夠創造較高效益的綜合養魚方式,並且操作起來其實並沒太大的難度,不存在妙兒不懂的高技術問題……

於是這一次茶館之行、讓妙兒意外有了收穫,並最終確定了賺錢的門路———搞桑基魚塘!

於是一出了茶館,妙兒馬上興奮的提議道:“大哥、三哥,我們把頭面典當換錢後,多買些田吧!”

張大郎聞言不解的問道:“買田?”

張三郎則直接撇嘴反對道:“妙兒你不會是被這日頭給曬傻了吧?種田能賺幾個錢?要是攤上天災收成不好,我們可就真不能把娘留下的那套頭面贖回來了!”

“我又沒說買了田是用來種的!”

妙兒說著故弄玄虛的衝張三郎神秘一笑,隨後鄭重其事的公佈了答案嗎:“買了田後我們就把田挖深成塘養魚,挖出來的泥正好可以墊高在四周當塘基,然後我們就可以在塘基上種桑、用桑葉來養蠶,養了蠶後正好可以用蠶糞來餵魚,這魚吃了蠶糞後慢慢的就能長肥,肥了就能賣錢……”

“到時候我們既可以有蠶絲賣,又有可以淡水魚賣,可是一舉兩得的好事啊!就算我們養的魚賣得不好,這蠶絲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