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末根據部隊80年代中後期武器裝備更新需要,結合世界殲擊機發展水平,我國提出殲8大改的設想,以便在80年代為部隊提供能夠攔截高空和低空高速入侵目標能力的殲擊機,其目的主要是防備蘇聯部署在遠東和中國北方的逆火轟炸機。
而殲8Ⅱ平臺設計卻非常順利,19821983完成圖紙設計,1984年試飛成功。在這種情況下,中央軍委決定利用有利的國際環境透過引進國外先進系統的辦法解決殲8Ⅱ配套系統落後的問題。
軍委以及空軍都十分青睞殲8Ⅱ,在於依靠現有中國的技術水平和工藝儲備很容易製造此款戰鬥機,趁機透過引進美國裝置改造殲8Ⅱ,自己再進行仿製,那將很容易形成戰鬥力,上級認定這是一條可行的路線!
無形中,林強生引進F14的計劃就和軍委及空軍的想法撞了車。不能引進生產線,F14的保養和維護又是出了名的貴,軍委和空軍想不想要這款戰鬥機還是個問題,至於讓他們買單林強生就更沒有想過了。
在他看來,如果能透過引進美國軍品管理體系和技術讓東星集團的工業基礎和思想體系大幅度提高,他就是花十億美元也是在所不惜的,假如把美國軍工的品質管理運用到汽車產業和其他的工業生產中去,那未來贏得的市場將無可限量!
此行一共12人,除了他和陳瑤之外全是航空航天有關的研發技術人員,由楊萬立總工帶隊。
如今東星集團已經不像是幾年前那樣人才資源捉襟見肘了,那時候想要招到人才還得要政府特別批准,求爺爺告奶奶,想要招個大學畢業生都要上門拜訪。
改革開放的這四五年來,林強生最明顯的感覺就是做事情自由了!
隨著知青紛紛回到城市,再加上湧到城裡賺錢的人員不斷增多,社會的就業形勢整體變差。早先市政府就感受到了一些就業壓力,拼命而粗暴的往企業裡塞人,但隨著近年來這種情況有增無減上級部門也感到了力不從心難以為繼了,同時企業也人滿為患,不但經濟效益下降而且也造成了企業經費枯竭,人越多越窮的窘境。
而現在國家經濟形勢不好也反應到了大學生就業上,不少地區已經出現了大學生工作難不好分配的趨勢。大中專畢業生的最大好處就是包分配,上了大學也不好就業,這讓很多畢業生沮喪甚至抱怨,但也讓很多人轉變了思想決定不等不靠自己爭取,加上這幾年國家經濟改革漸漸深入人心,也讓很多大中專畢業生開拓了思路有了些與眾不同的想法!
現在,社會上大量的民營企業出現,如雨後春筍般的發展起來,但民營企業缺乏技術也是困擾企業發展的最大阻礙,於是他們紛紛到研究所到高校聘請專家研究人員為自己研發產品,研究人員們也獲得一些報酬。當然,這些交易都是偷偷摸摸的揹著公家做的,有風險,但企業主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好處,有遠見的企業家還把目光投向了函待就業的大學畢業生的身上,他們不滿足於臨時工!
東星集團比民營企業自然更有吸引力,這些年不斷的從高校裡吸收人才,目前公司管理人員的結構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原來的管理層幾乎清一色是沒有多少文化的自然成長型,尤其是集團中層和工廠基層的管理人員更是自由成長起來土人。而現在一大批有技能有文化的管理人員已經成長起來,很多人曾經是大中專畢業生,他們接觸實際工作後成長非常迅速。
原有公司的老人林強生也沒有放棄,東星努力為他們提供學習的機會,透過聘請國內外專家講師,一批批員工補充了知識結構趕了上來,這些人也在東星集團的重要崗位上發揮著作用。
而那些腦子不聰明但做事認真負責能很好完成本職工作的職工,東星也依然看重,一次學不會就兩次,兩次不夠就三次。創造學習型的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