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的孫子唐代宗大曆朝的的盧綸、李益,總之無論怎麼追溯,別人要對小陳提“次韻”的玩法,起碼要到三十年之後。
這便是他“不懂裝懂自作聰明”的結果,放走了一個拍皇帝馬屁的好機會,自己弄的那個什麼“木蘭花”,沒有小郡主出來打岔,險些令皇帝很不高興。
這都是經驗教訓啊!
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光靠吃老本是不行的,得真的從頭開始好好學學吟詩作賦之道!
老師的人選都是現成的呀!
找王維去!
陳兼知道兒子“完勝”監察御史王摩詰後,不但不誇獎,反而好一通責怪!
小孩子就是小孩子!
一點都不知道做人!
你要是稍微靈活點,就該寫首普通尋常的!
向現在這樣把成名已久的“大國手”都打壓下去了,人家能不氣你嗎?
陳成一聽也是,他好像就看過自媒體上捕風捉影的小道訊息,說盛唐的著名詩人大多友誼深厚,像李白杜甫,李白王昌齡,李白孟浩然,李白賀知章……(嗯,看上去好像就沒有人跟李白關係不好的。)
可是,似乎李白和王維的關係,從來沒聽說過,甚至兩個巔峰期長期重疊的大詩人,幾乎沒有啥交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可別王摩詰是個小心眼啊!
說幹就幹,次日,小陳就帶上老爸讓他給王老師賠禮道歉的電飯煲、榨汁機、開元二十五年掛曆……(實際是佛經、茶餅、酒這些,江南的酒還是之前柳繪家送給陳家的)登門拜訪王老師。
王老師見小陳同學進退有禮,又看得出來小陳同學是發自內心地很敬重他甚至有點小崇拜,自然很滿意,而且他也御前答應過要指教這小後生的。
小陳頗有些慚愧地向王維坦白——自己昨天在御前所作的“詩”,實際都是用他已有的宿稿改動的,包括贏王老師的那首“感遇”。
王維哈哈大笑,笑說“你有宿稿,我就沒有麼?”
小陳這才知道,王維的那兩首《獻始興公》,也是早就寫好了的。
一首是開元二十二年時干謁張九齡求薦引寫的《上張令公》,一首是開元二十三年張九齡進封始興縣開國子時作的《獻始興公》,正是因為這兩首詩很得張九齡欣賞,始興張令公才會提拔他王維當右拾遺(像當年陳子昂一樣),然後又來做監察御史啊!
甚至就是張九齡跟他說,適當時候也可以把幾首求重用的詩到御前給皇帝看看,讓他知道底下有這樣一個才華出眾思報國的青年官員,還能避免聖人對下面官員私自拉幫結黨的不滿——一切都放在陽光下,也能避免很多麻煩。
所以,不要以為正人君子就沒有小策略。
只是沒想到機會就這麼巧罷了!
離開王老師家的時候,小陳又有點志得意滿的意味了。
豪宅、名師、人脈、聲望,不過一夜之間,他全都有了。
這種經歷,古往今來有的人恐怕不是很多。
甘羅不是十二歲就當了上卿嗎?
那我努努力,爭取十二歲當上宰相?
哈哈哈,那到時候張九齡李林甫牛仙客等等都要失業了!
開元二十四年的千秋節就這樣過去了,非常美妙的回憶,小陳很想念它。
只是他還不知道,這已經是他的人生巔峰了。
(童年完結,下面進入少年階段!)
:()開元情詩與劍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