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陳一邊跑一邊吐槽,第四站不過是一把梳子,還給他設了那麼半天的懸念!
但是錯過這一站也沒啥可惜的,存貨裡並沒有梳頭相關的妙句,能想到的只能是:
一梳梳到髮尾;
二梳白髮齊眉;
三梳兒孫滿地;
四梳永諧連理……
這種結婚時用到的吉利話。
也可能是遭遇“鹽豆之禍”之後,小陳的腦袋現在有點不好使了。
第五站是東水頭——
便是後世“東關九孔閘”那塊兒。
從六朝時期開始,東水關這片有賴於地理優勢,就是通向浙江、蘇州方向的交通樞紐,南來北往的商賈齊集,在此經商交易。
後來五代楊吳築城時期,擴建金陵城,“高堅甲於天下“,東水關就是在這次擴建中建成的,到朱元璋時大大擴建,大閘上位,掌控秦淮河水位,成為南京古城牆唯一的船閘入口。因此在明清時也是繁華了數百年。
等他趕到第五站——
又是不見了花船的蹤跡!
因為第五站重回了第一站的出題套路:
直接就是地名為題!
顯然料到此關節的人也不在少數,提前就作好了詩。
“赤練仙子李莫愁唱了嗎?”小陳只問自己關心的。
“尚沒有!”
這題顯然也套不上納蘭的詞,別人的宿稿是:
船載風流隨流逝,叢波穿過水雲間。
帆前渺渺鷗千點,心共粼粼水一灣。
只能說,早就準備好的句子,寫得也不甚高妙。
白白浪費了一道“送分題”。
“送分題”的存在是免不了的,畢竟還是要照顧那些原創能力薄弱的仙女團隊的。
花船過了東水頭,船向南行,進入了外秦淮河更寬闊的水道。
來到第六個詩題點,後世白鷺洲公園附近。
這在後世,也算是一個地標性景點了,李白的“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在白鷺洲公園裡印得到處都是。
可來到這裡之後,既沒有出題的人,也沒有擺放道具,甚至連觀戰的觀眾也寥寥無幾,不知是在搞什麼名堂。
花船行駛到這裡的時候,小陳也從陸地上趕到了後世白鷺洲公園的西側——
從東水頭離開之後,小陳並沒有順著岸邊走,因為這一代水流相較內秦淮河要快不少,岸邊有沒有什麼觀眾,沒必要多停留,想必船會行駛得很快,如果一直在岸上追著花船走,不抄近道的話,百分之百是追不上的。
可饒是如此,少走了很多冤枉路的小陳也累得不行了。
遠遠地眺望著遙遠河面上花船那小小的影子,小陳望洋興嘆!
真恨不能自己長了一對翅膀,直接飛過去啊!
中間又隔著另一段河流,又隔著幾座小洲,不得不感慨孟浩然老師“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真乃現實寫照。
知道這一站乃至後面的一站,自己很大可能都趕不上,小陳繼續在陸上往西南方報恩寺方向暴走。
此時在河面花船上,眾人議論著詩題在哪裡——
這時胡媽媽指著岸上的一叢蘭花道:便以此為題!
那麼第六站就是詠蘭花了。
哎,不對啊,剛剛說了這是白鷺洲公園附近的水域,按照此前“桃葉渡”“東水頭”的套路,不應該是以地名為題,寫一首“白鷺洲”的詩嗎?
這樣小陳一方就可以套“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然後成為千古絕唱,後人不敢下筆了。
怎麼無厘頭地又開始寫蘭花了?
問題在於,後世叫“白鷺洲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