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
碧蓮峰麼……
是的,這座上尖下闊的山,為陽朔縣城內主峰。
《陽朔縣誌》記:“碧蓮峰原為縣內諸山之總名。”
也就是說,這一片所有的山,都可以冠以這個名字。
但到了明嘉靖年間,廣西布政使洪珠熱愛秀書法,題“碧蓮峰”三字于山的東麓近水處,此後,“碧蓮峰”便專指此山了,甚至成為陽朔的象徵。
要是寫別的地方還好說,既然是碧蓮峰,那豈不是……
陳成咳嗽一聲,念道:“我這詩是:
陶潛彭澤五株柳,潘岳河陽一縣花。
兩處爭如陽朔好,碧蓮峰裡住人家!”
眾少年讀完他的詩,忍不住哈哈笑了起來!
“不好,不好。光見你說潘安陶淵明瞭,也沒見你在此處風光上動了筆墨啊!”
“‘山裡住人家’就美了嗎?咱們這,哪座山還沒住個把人呢?”
丁幹也適時地出來品頭論足道:“我覺得,陳兄弟這詩吧,太囉嗦,根本用不了這麼多字!改一改——
彭澤五株柳,河陽一縣花。
爭如陽朔好?峰裡住人家!
是不是也沒有毛病?所以啊,我覺得,他這根本不是一首七絕詩,而是用一首五絕‘灌水’之後而成的……”
陳成聽著眾人七嘴八舌的議論,忽然心生一種“魔幻現實”的感覺!
大家批評的意見,竟然和自己當初和導遊小姐姐詭辯時說的一模一樣!
在察覺到這首詩無法取得眾人青睞,無法與竇明匹敵後,陳成不但不生氣,反而內心深處還有一點……
隱隱的喜意!
原本陳成是不打算剽竊的——
畢竟這次出來,他就是要磨礪自己的真本事的,難得獲得與另一位大詩師對陣的良機,肯開要好好表現。
可是鬼使神差地,他腦海中一下子就浮現了這首詩!
我當時怎麼說的?
這首詩根本就不算多好,唯一能讓它刻在後世碧蓮峰景區的緣由就是,這是一首唐詩!
是唐詩就足夠了,唐詩就是金字招牌!
景區的文化底蘊藉此就上去了!
至於原作者出不出名,有沒有人知道,壓根沒人在乎!
把這首詩拿出來,陳成就是要看看,拋去“唐詩”的光環,在大唐的當下,唐人們自己是如何看這首詩的好壞的呢?
現實證明,不是遊客小陳無理取鬧!
而是這詩的確不咋樣啊!
少年們越是把這詩貶得慘,陳成就愈發覺得自己當年的正確性。
不以為恥,反而有些小得意。
瞧吧,那麼多的遊客,那麼多的國人,只有我敢講真話!
正尋思著這奇葩的想法,以及沒來由的阿q式的精神勝利法,卻聽竇明忽然吭聲道:“奇哉!怪哉!美哉!”
他這沒來由的三聲感嘆,讓議論紛紛的眾人一時間住口,連陳成也意外地看向他。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就聽竇明道:“這一著筆,陶潛‘五株柳’,潘岳‘一縣花’,一‘柳’一‘花’,當柳綠花明,光彩照人!一下就把人引進無比曼妙的意境中去了!”
丁幹訥訥道:“可是,他這兩句,跟眼前之景,毫無關聯啊!”
“沒關聯?”竇明道:“關聯可大了!”
這一聯鋪排畫面,渲染氣氛,實則“醉翁之意不在酒”,陶潛的“五株柳”,是陶潛清高遺世的自況;潘岳的“一縣花”,燦爛如錦,是政績的象徵,兩位大神的出場,拔高了眾人對詩的期待——
卻不曾想,此地的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