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詩作者愛國將軍先生很快便慘遭殺戮。
江森摩拳擦掌地就往江寧縣衙去了,卻從衙門閽人那得到訊息:
陳十一郎不在縣衙中。
估計一大早便離衙而去了。
江森腹議:騙誰呢,我家公子的個性,不睡到自然醒還行?
對方解釋說,應該是和王維、王昌齡兩位上官一同出去的,估計是尋訪什麼古蹟。
嗯,跟兩位夫子出去了,倒是和合理。
江森撓撓頭:就算陪師長要緊,也不能把比賽撂下來啊!
也不說回不回來吃午飯!
只能寄希望於中午之前能回來了。
江森拍拍屁股回去了。
……
王昌齡、王維的確一大早就出去了,可他倆見小陳還在貪睡,就沒有叫上他一起。
眼看著午時將至,小陳依然枯等在牢房中。
再不放老子出去,下午的比賽可要趕不上啦!
就算不顧我的感受,也要看看金陵觀眾們的感受吧!
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小陳那種焦急的心情漸漸發生了轉變,開始有點小恐懼。
比起觀眾的感受,小陳更在乎自己的小命。
陳成雙手握在牢房的木欄杆上,看著木欄杆外的獄神廟——
古代獄中,通常都設有獄神廟,供奉獄神皋陶,傳說他是堯時代刑獄官,執法公正,揚善懲惡。無論是犯罪嫌疑人、證人、典獄官、獄吏以及其他各色人等,只要一進牢獄這個院,都要先拜一下獄神,就是聖天子親自來視察,也得先給皋陶拱拱手。
,!
但不知道皋陶犯了什麼“過失”,從明朝開始,獄神由漢代名相蕭何接任,所以明朝以後的監獄裡,獄神就變成了蕭何。
在蘇軾的“滿分高考作文”《刑賞忠厚之至論》裡說:當堯之時,皋陶為士。將殺人,皋陶曰殺之三,堯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執法之堅,而樂堯用刑之寬。
也就是說,堯當政時,皋陶是掌管刑法的官。要處死一個人,皋陶三次說當“殺”,堯帝卻一連三次說應當寬恕。所以天下人都害怕皋陶執法堅決,而讚美帝堯用刑寬大。
皋陶先生動不動“喊打喊殺”,肯定是個嚴苛殘忍的人,所以獄神廟中供奉的畫像也是橫眉冷對,令人生畏。
打量著老人家的臉,陳成越想心裡越發虛,深刻地檢討著自己這十四年,乃至上一世二十四年的罪過。
反詩,反詩——
那隻能是“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了啊!
難道是自己在金陵太多招搖,有人把訊息回報給了長安的李隆基,所以派人來捉拿自己歸案嗎?
不至於吧?
李隆基氣性這麼大?
要抓的話,當年就抓了啊!
何況訊息傳得也沒理由那麼快,金陵到長安可不算近,又不是給楊玉環送荔枝,不至於快馬加鞭,不眠不休地“快遞”吧?
事實上就算拿《泊秦淮》來說,小陳也覺得算作反詩太過分。
哪裡反啦?
無非是對歌女們的小小諷刺罷了。
:()開元情詩與劍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