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他不知道,他種下了一顆種子

的那一刻,它也曾屬於我的光,我沒有辜負喜歡一場,所以,我踏實的接收順其自然的結果,那個結果讓我比從前可愛了很多,很多。

生活的窟窿還在嗎?愛的窟窿還在嗎? 然而,這已經不重要。

往年,打電話告訴父母今年要晚回去過年工作忙,電話那頭一定是“健康重要,照顧好自己,工作不要太累,只要開心就行” 放下電話,眼淚就掉下來了。

而今,可打的電話也沒有了。

外人只看飛的高不高,只有愛我的人才真正關心我過得好不好。

小時候,感恩得到的一切,長大後,惋惜一切還沒有得到的。

住了50平的房子,焦慮自己沒有100平的;

拿著5000的工資,焦慮自己賺不到1萬塊;

當上了小領導,焦慮自己得不到更高的崗位。

慾望變得無窮,焦慮開始沒有盡頭。

“街上沒有兵也沒有馬,可感覺日子過得兵荒馬亂的。” 匆匆忙忙,已忘記了生活本來的樣子…

前幾天看文章,看到一個很值得深思的資料: “中國有1億名以上的焦慮症患者。” 要知道,中國一共才14億的人口。這意味著每14個人中,就有一個焦慮患者,這還不拋開那些不懂得焦慮的孩子和基本不太會焦慮的老人。 原來不知不覺中,焦慮已經成了社會通病。 工作搞砸了怎麼辦,萬一失業了怎麼辦,貸款還未還清… 大家掛在嘴邊的,也無外乎是錢和房子。當焦慮成了常態,人更遠離了快樂。

還記得自己有多久沒有開心的笑過了?

小時候吃一頓麥當勞就快樂的不行,現在吃一次反而會懊惱漲了體重;

上學時只能發簡訊的老人機儲存了很多人的回憶,可現在買了3、4千的手機,腦海裡想的卻是為什麼不是iphone

剛工作的時候覺得幾千塊已經很多錢啦,現在1萬多還覺得不夠花

世界變大了,快樂就變少了;慾望變多了,看不到結果就變得更喪了。 不是人間不值得,是我們對人間的要求變得越來越高了。

馬德在《允許自己虛度時光》寫到:我慢慢明白了我為什麼不快樂,因為我總是期待一個結果。

看一本書期待它讓我變深刻,吃飯期待它讓我一斤斤瘦下來,發一條簡訊期待它被恢復,對人好期待它回應也好,寫一個故事說一個心情期待它被關注被安慰,參加一個活動期待換來充實豐富的經歷。 這些預設的期待如果實現了,長舒一口氣。

如果沒實現呢?自怨自艾。

可是小時候也是同一個我,用一個下午的時間看螞蟻搬家,等石頭開花,小時候不期待結果,小時候哭笑都不打折。 可為什麼總期待一個結果呢?”

花謝花開皆有時,順其自然勿偏執。 要努力,但無需焦慮。在這些過程中體驗人生,剩下的交給時間。 眼中要有光,心中還要充滿希望。

聽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人害怕自己的影子,討厭自己的腳印,想擺脫它們,便快步跑起來。可是跑得越快,腳印越多;影子追得越緊。他自己認為還跑得太慢,拼命地不停跑下去,最後精疲力竭累死了。 ”

這就是“畏影惡跡” 有時候焦慮就像影子,越跑跟得越近。適當的放鬆一下,才是最佳的選擇。

哪一種生活都是值得經歷的,不是隻有奮鬥。

工作的目的是取悅自己,而不是為了工作而失去生活本來的意義。 出去看看這人間,很多人在以各種方式熱氣騰騰的活著。

“吃得好一點,睡得好一點,多玩玩,不羨慕別人,不聽管束,多儲蓄人生經驗,死而無憾,這就是最大的意義吧,一點也不復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