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7部分

八項全是上上,七十二箭皆中紅心。

移動靶比固定靶難射,馬上射移動靶更是難上加難,但王玄策卻是教科書一般的表現。

“他不但箭箭紅心,而且這動作姿勢都非常的標準啊。”鄭善果以前也是個射箭高手,基本上大家族的子弟,都是文武兼修,騎與射,這是最基本的。

“洛陽王家,雖非頂級名門,但也算是地方豪強了,怪不得能有這麼優秀。”鄭善果看了下王玄策的資料,讚歎著道。

李超也是充滿讚賞之色。

“去把這個考生叫過來,本主考要親自問他幾句話。”李超招來一名親衛,讓他去把剛考完射箭的王玄策叫來。

上午到醫院弄醫保報銷,三點才回,剛碼了一章,先送上!(未完待續。)

第592章 風靡萬千少女

“學生洛陽王玄策拜見主考。”

王玄策來到李超面前,行禮。李超上下打量著王玄策,越看越喜歡。比自己還要年輕一點,身上有股著文士的儒雅,又有著一股習武之人的幹練,更兼有一種世家子弟的氣質。

“百步穿楊不過如此,你的箭術真稱的上是出神入化,不論是力量還是技藝又或者是姿勢,都非常的好。”

“相國過獎。”王玄策很謙虛。

李超問他,“你既是黃水縣令,為何卻又來報考武舉。黃水縣令已是七品之官,而考武舉,就算你考上了,也還得數年講武堂學習以及軍中實習,最後畢業任職,也是授以**品武職,棄筆從戎,你是怎麼想的?”

一個二十來歲的文職縣令,七品,三四年後,不出意外,肯定已經升遷了。而現在考武舉,考上了,那麼原職肯定不能再保留,幾年之後,反成了**品武職,在一般人來說,肯定不會這樣的選擇的。

王玄策只是微微一笑,似乎對於這樣的疑問早有答案。

“學生很喜歡相國的詩,尤其是其中那些描寫邊塞的詩。比如那首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讓人讀了,就忍不住全血熱血沸騰,拍案見絕,心神嚮往之。還有那首,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還有那首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還有那首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以及少小雖非投筆吏,論功還欲請長纓。。。。。。”

王玄策一開始還很淡定,但越說越激動。

李超做過的詩,尤其是那些關於邊塞邊疆的詩,他每首都記得,甚至如數家珍一樣的背誦出來。

李超看出來了,原來自己遇到了一個粉絲。

邊塞詩,很特別的一種風格。比如曹操的詩中,也有不少這種大氣的,還有楊廣也做過這類大氣的詩,比如飲馬長城窟行,連李世民也跟著做了一首。

不過當今,要論這類詩做的最好,甚至把這種詩做出了一種真正的風格,做出了一種極致的,卻是李超。

半月談上經常有李超的詩,其中不少就是這類邊塞詩。

由於半月談越來越大的傳播影響力,使得李超的這些詩能夠迅速的傳遍天下。如今每期半月談一出,許多李超的粉絲都爭著在找李超的詩。

李超甚至被喜歡他邊塞詩的那些文人們尊為邊塞詩宗師。

其實李超只是想刷一刷名聲,好保住自己的名士之名,又因他常在邊地,因此選擇這類邊塞詩,尤其選的都是唐朝時最有名的邊塞詩人的名作,因此使得李超現在成了這方面的宗師。

王玄策就是這樣的忠實鐵粉。

李超的每首邊塞詩,他都給抄錄下來,經常誦讀,早就爛熟於心,能倒背如流了。每次詩李超的這些詩,他都能讀的熱血沸騰,激動不已。

終於,當他知道了這次朝廷開武舉的訊息,並聽說李超是主考官之後,王玄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