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睡、睡了吃,這會兒最好帶。”又對李源道:“你支的那個招靈了,今兒早上壓出水後,整個莊子都跟過年的一樣。你爹和秦大山商量了下,殺兩頭大豬吃。只要有井水,明年就算再大旱沒雨,也不會像今年這麼抓瞎了。你爹和你哥他們都在大隊食堂看熱鬧呢,我去給你叫回來。”
李源笑道:“不用跑了,剛看到大山叔,爸他們肯定很快得信兒了。”
李母點頭道:“那行。源子,你和曉娥突然回來,是有啥事兒?”
二嫂笑道:“肯定是來報喜的,曉娥懷上了?”
婁曉娥俏臉大紅,忙搖頭道:“我沒有。”
說完,表情有些失落。
這年月,結婚後第二個月如果沒動靜,多少有些讓人不大高興,明明已經那麼努力了……
李源卻笑眯眯道:“是我的主意,這兩年大形勢不會很好,所以我就和曉娥說,不急著要孩子。咱家現在就是齊心協力,把這二十三個孩子帶著熬過這二三年。家裡這些孩子,和我孩子有啥區別?”
做好事不留名不是他的風格,對李家這麼大力度的支援,回報是一方面,親情投資是另一方面。
根據前世的經驗可知,哪怕是至親也需要感情投入的。
果然,聽了李源的話,二嫂、五嫂感動的直想掉眼淚。
正勸著李源不必如此,李桂和李家七個兄弟,還有其他五個嫂子,並幾個小豆丁都回來了。
李源和婁曉娥都起身相見,又是好一陣熱鬧。
李家老宅不算小,可人太多,也顯得擁擠。
李桂打量了兒子、兒媳婦一眼,問道:“怎麼這個時候回來了?今天又不是禮拜天,不是該上班嗎?”
李源道:“一是回家來看看,順便看看壓水井弄的怎麼樣了。我們街道主任王姨的丈夫是城東治安局的宋副局,您也認識。宋局覺悟很高,憂國憂民,聽說了這事後一直掛念著,找我瞭解幾回了。他雖然是治安口的,不過和上面關係親近……”
李桂臉上露出笑容來,道:“出水了!”
老大李池也點頭道:“現在就是要趁入冬前,多弄幾口井。一口出水還是太少了,要用鋼管子,還要水泥,不知道上面批不批。”
李源笑道:“上面的事上面來決定,我們做好我們的事就行。等宋叔帶人來看後,這事肯定能傳到上面去,比我們自己操心強的多。”
這個好事,他沒準備再參與進去,更沒準備留名,藏的死死的不露頭。
眼下主持全面工作的那位,握個手都要出問題……
不過只要他們老李家足夠低調,這種出頭的“大好事”自然有人去搶……
李源岔開話題道:“爸、大哥,這次回來是來接媽還有二嫂、三嫂、四嫂、五嫂、六嫂,連帶著孩子一起進城的。
我師父家裡有一套二進院子空著,她送我用幾年,等她兒子結婚再還她,正好家裡這兩年可以用得上。
不管哪個嫂子坐月子,都能上去養一養。
家裡連灶臺都封死了,哪能坐得好月子?”
聽他這麼一說,李母嚇一跳,道:“我們這麼些人進城裡像什麼?城裡也沒大鍋飯,也沒糧食定量,多少糧食夠吃的?”
李源微笑道:“這個不用家裡操心,我那邊想辦法,肯定都辦的妥妥的。這一年多別的事沒幹成,就是四處摸索糧食,藏了一些。夠媽和幾個嫂子吃一陣安穩度過月子了,還不用動用藏在四合院地窖裡的糧食。
二哥他們打了那麼多野物我都存了起來,在這邊也沒法煮,進城裡就可以方便吃了。
小孩就第一年長的最快,這一年把底子打結實了,往後也好養些。
嫂子們也是,靠從大隊食堂帶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