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部分

不利於明朝騎兵臨陣衝殺,李如松一面且戰且退,撤往北部,一面急派飛馬回營,命明軍主力全速進軍。

退卻中的李如松在戰鬥中指揮有方,大量消耗日軍戰力,但由於敵我懸殊之況,一時無法根本改變戰鬥格局,三千明軍陷入被分割包圍的境地。

日將小早川隆景率部進行正面衝擊,但其三千先鋒部隊被成功壓制。

立花宗茂所部移動至明軍右側,佔領山地,並以鐵炮炮轟明軍右翼,立花宗茂軍中一金甲小將嚮明軍衝鋒,眼見一位將軍,便與其單槍對戰,這位將軍便是明朝總兵官李如松,但這一勇武小將很快被李如梅遠距離射殺。

混戰之中,明軍左翼也遭圍攻,日將毛利元康等人傾巢突擊。

六 日軍陷入全線被動(2)

李如柏、李寧、查大受、張世爵等明軍高、中級將領親自策馬揮刀作戰。

李如松又遭小早川隆景部下井上景貞來犯,李有聲將軍為護衛主講,英勇戰死。立花宗茂兩位親信部將也被明軍斬殺,小早川秀包八名家臣全部身亡。

小早川隆景率部試圖加入吉川廣家、宇喜多秀家、黑田長政軍陣,欲以絕對優勢兵力衝擊明軍騎陣。

數千明軍精銳對陣四萬日軍兵團,兩軍從午後交戰惡殺至黃昏時分,明軍被壓制在碧蹄館之一隅。戰鬥進行到最慘烈階段,明軍僅剩鐵騎數百,彈藥全部耗盡,但大明軍旗依然屹立不倒。

明軍身陷險境之時,左協大將楊元率援軍馳臨碧蹄館。楊元衝破日軍,搶佔被圍明軍右側山地,李如松麾下火炮隊發炮轟擊日軍,對日軍形成夾擊之勢,小早川隆景陣地首先被明軍突破。受到明軍有力反攻之後,日軍撤回王京。

碧蹄館一戰,據中國史料記載明軍傷亡兩千五百人,日軍死亡超過八千人;朝鮮史料則顯示中日雙方兩軍各死傷五六千人;日本戰史則認為該戰明軍總共投入兵力不下兩萬人,明軍戰亡六千人,另據日本《立花家傳》、《武將列傳》記載,日軍陣亡將領多達十五名。

碧蹄館戰後,李如松乘勝追擊,向漢城方向推進三十里,與十二萬日軍對峙;日軍官兵領略到明軍的武勇和超強火力,再加上無法判斷明軍規模,只能龜縮於漢城城中,不予接戰。而李如松所部親兵也死傷慘重,無力展開強攻,加之明軍得到錯誤情報,聽聞加藤清正率日軍第二軍團進攻平壤,經過三天對決,李如松遣軍撤退,回到開城。

日軍反應也非常迅速,他們保留有限兵力守衛漢城,派出絕大部分主力圍攻開城,面對這三倍於己的日軍攻勢,李如柏全面統馭,組織反擊,開城城牆幾經易手,雙方損失慘重,日軍無奈只能再次退守漢城。

李如松則整備兵力,移駐平壤。

進入2月,約兩萬日本兵力轉攻朝鮮軍隊防守的幸州山城,該地位於王京西北部,為京城門戶。朝鮮守將權慄以寡敵眾,致使多名日將負傷,日軍撤退。

同時,李如松立即組織新一輪攻勢,這一次,他不打算派出大規模兵團,而是實施釜底抽薪策略,計劃焚燬漢城附近的龍山大倉。龍山大倉本為朝鮮國倉,囤積著朝鮮在戰前數十年的糧食,王京淪陷之後,龍山大倉成為日軍主要糧庫,日軍後續援助糧草也都囤於該處。

查大受、李如梅等人受命,率七百名敢死隊員,迂迴穿插,深入日軍腹地,於深夜奇襲龍山大倉。十三座大倉、數十萬石糧食,一夜之間被明軍悉數焚燬。戰役勝利結束後明軍敢死隊僅剩數人。但龍山一戰,明軍僅以數百人的代價就使日本侵朝大軍陷入全線被動境地。

4月18日,日軍陷入糧草不繼的境地,全軍被迫撤出漢城。李如松於第二天整軍進入王京。

至此,王京、開城、平壤“三都”全部光復。

5月,劉鋌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