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秒,一小時等於六十分鐘。一天等於二十四小時,因為當時蘇美爾人所採用的計數方式是六十進位制,這種六十進位制地計數方式同樣也應用在了將圓周定為三百六十度上。蘇美爾人創造了最早的星相天文學,也是他們最早提出了這種時間計量地框架。
根據前世放射性碳十四的斷代測試,蘇美爾人的文明開端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四千年,結束於公元前十八世紀。其後才被閃族人,也就是閃米特人建立的巴比倫文明所取代。公元前十八世紀漢莫拉比在巴比倫即位,結束了最後一個蘇美爾王朝,開始了四大文明之一的巴比倫文明。
但是蘇美爾人所提出的時間框架並沒有隨著蘇美爾人文明的滅亡而消逝,這種時間計數方式的框架被巴比倫文明所延續並且一直被不斷地改進應用到了我所生活的前世。當然。這只是一種計數方式。並非是更為確切的認知,那個時候地人們即使擁有時間地計量框架但是在認知上一直都沒有一個準確的概念。
直到前世十三世紀的中世紀英格蘭修道院出現第一座以砝碼帶動的機械鐘,同時期義大利北部地區開始教堂開始建立鐘樓以提醒人們禱告的時間,當時所謂的時鐘僅僅只是“時鐘”而已,就像現在西大陸的所有鐘樓一樣,是隻帶刻度不帶分度地。人們也之能夠比較確切地認知體會到一個“刻”地概念,換句話說。那個時代的大多數人即使不計算健康與壽命因素。僅僅以對時間地認知來看,他們認知中的實際生命也比前世我所生活時代的人們來得短暫。
而前世十七世紀中葉出現的第一個擺鐘讓人們更加確切地體會到了分與秒的概念。人類對時間的認知以及由時間而衍生的人類行為開始變得更加準確。人類的“時間”也更多了一些。到了我所生活的前世,人類發現銫133原子釋放出的電磁波每秒鐘恆定震動約為九十二億周,至此人類理論上已經可以將時間的最小計量精確到九十二億分之一秒,當然,這已經不是人類依靠自己本身的能力可以認知到的範圍,但是在某些領域,人類已經可以透過這種方式去計量所謂的時間概念。
將視線重新移回到香鐸夫婦身上,這對感知與常人無異,甚至高於我數倍的夫婦在時間的認知領域可能還停留在“天”這個概念裡。他們的“時”與“刻”只是根據我或者別人對他們的需要去變化罷了…………只有在我對他們下達命令的時候他們才會將時間概念朝我看齊。或許在他們的認知中“天”就相當於我對“時”或者“刻”的認知,這兩個夫妻挨在一塊幸福地發呆上一整天對他們來說也僅僅只是花了“一刻”或者是“一小時”罷了。他們有著大把的時間可以揮霍,同樣也很享受這種幸福。因為在他們的周圍,我的隨從團成員沒事的時候絕對不會去打擾他們,慢慢地,這對夫妻也就習慣了即使周圍有我的許多隨從,他們也照樣挨在一塊發呆。可是在其它人看來,他們這種行為是如此地……無聊,不論是阿土還是昆廷,他們都向我表示過要是自己也有香鐸夫婦那麼充足的時間絕對不會像他們那樣浪費的。不過……我不信,他們要是有那麼多時間的話,生活在這個時代一樣發呆,就像現在坐在客廳壁爐邊沙發上的那兩位一樣,如果將情侶比喻成比翼鳥或者鴛鴦什麼的話,那麼那邊就是兩隻幸福的傻鳥。
再看與我一桌之隔的雷斯船長,這個穆圖大鬍子此刻正在油燈下託著腮幫子靠在桌邊對著桌面上的地圖思索,時不時地拿起鵝毛筆在他自己臨摹的地圖上添了兩筆,直到那些線條不斷地交叉、重疊,直至他自己已經認不出剛剛畫上去的是那一條,這才重新抽出一張羊皮紙臨摹起來。
“老爺,您說這裡的海岸線是不是有點不一樣?我怎麼感覺這幅地圖的比例有錯誤。”不知道思索什麼問題,苦苦不得其解的雷斯船長拿著兩張地圖走過來放在桌面上對我問道。
“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