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使曹丕退軍。
但這樣一來,孫韶無疑將獲得這次戰役的首功,這可不是徐盛願意見到的!
如果徐盛轉而支援孫權的決定,讓孫韶領軍出戰,無異於自打耳光。
他作為大軍統帥,敬酒不吃吃罰酒,無論如何,也拉不下這個臉!
他當然沒有抗爭到底、和孫權徹底撕破臉的勇氣,只能是唯唯諾諾而退。
孫權一見徐盛沒有出言反對,當即派手下衛士飛馬傳令,讓孫韶領軍過江伏擊曹丕大軍。
徐盛認為自己這次大丟面子,好在孫權顧忌徐盛的面子,並沒有公開下達軍令,徐盛當然不會上傳下達,整個江東軍將領,都不知孫韶是奉命前往廣陵。
孫權見徐盛並沒有附和自己的意見,對他的沉默以對心知肚明,心中對徐盛不能通權達變很是不滿,心裡尋思著:等這次戰爭結束,把徐盛閒置起來。
徐盛丟了面子,沒有在外面轉悠的心情,吩咐丁奉領軍巡視警戒,一個人悶悶不樂待在中軍帳,謀劃孫韶出戰以後的應對措施。
按道理說,徐盛作為主帥,還是要對孫韶的出戰表示支援,否則,孫韶的功勞,就真的與他無關了。
剛好,擔任巡視警戒的丁奉前來回報:
“徐將軍,孫韶引本部三千精兵,悄悄過江去了。”
丁奉,字承淵。廬江安豐(安徽霍邱縣)人。
他年少從軍,驍勇善戰,武藝超群,有勇有謀,人稱“萬人敵”。
丁奉先後從屬周瑜、呂蒙、陸遜等大都督帳下,參加過多次大戰,他經常與徐盛搭檔,雖然兩人職位相若,但因為年齡小於徐盛,遇事都是以徐盛做主。
現在徐盛已經脫穎而出,但丁奉還是藏劍鞘中。
儘管如此,丁奉因為勇冠全軍,每到作戰時,常能斬將奪旗,也因為奮勇當先而時常負傷。
徐盛、丁奉,都是孫權培養的親信將領,丁奉的表現雖然沒有徐盛搶眼,但孫權也不會虧待自己的親信,他因功逐漸地升遷至偏將軍。
這次徐盛擔任主帥,還是用丁奉擔當他的副手。
丁奉奉命巡視警戒,看到孫韶領軍過江,心知其中必有內情。
丁奉看似勇猛過人,但心眼而可不少。
他看到孫韶大搖大擺領軍過江,並沒有前去問詢、阻攔,而是親自回營向徐盛彙報。
:()馬謖別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