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來的主要目的。
“陛下,臣已經老了。”
盧照齡開口道:“等著恩科結束,臣也該告老了。”
眾人皆是微微一怔。
都說薛懷仁是兩朝老臣,這位又何嘗不是。
盧照齡的年紀比薛懷仁還要大一歲。
他在隆景帝時期就是吏部尚書,一直延續到現在。
新朝初建,朝局不穩,重位短缺。
正是盧照齡幫著度過最難的一段時間,推動進行了吏治改革。
其功勞難以磨滅。
他早就到了告老年紀,一直支撐著,就是想等著新朝第一次開科取士結束。
因為這件事怎麼也繞不開他這個吏部尚書。
“嗯,該開始了。”
關寧明白幾人的心意。
為了不讓幾位老臣誤會,他還特意解釋道:“朕之所以一直拖到現在,並非不願,而是時機不到。”
“新朝初建,各地還是一片亂勢,像北方地區,受戰爭破壞嚴重,若是取士,怕是都沒有人能參加,那算什麼取士?”
幾人點頭。
這確實是實際情況。
科舉有複雜的流程,有鄉試,府試,州試,京試四級。
當時很多地方連主官都沒有,怎麼舉行恩科?
誰來組織?
而且那時,南方還未入朝廷統治範圍,確實不具備條件。
“不同的時期要做不同的事情,什麼當緊什麼不當緊。”
關寧開口道:“這期間最重要的是恢復穩定,恢復民生。”
他還有個理由沒說。
那時國號還是大康,考生們心理上還把自己當作是舊朝考生。
會說是,大康元武年間。
這就不太合適。
現在改了國號,一切從新,就沒有問題了。
條件已經具備。
“那內閣就準備擬旨了,通知各地先舉行鄉試。”
公良禹開口道:“禮部也可開始籌備了。”
“是啊。”
松永年忙著道:“一定要好好公宣,就印發在咱們的官報上。”
幾位都頗為激動,還帶著些憂慮。
“就是擔心報名應試者不多,甚至有些地方可能都會出現罷考。”
薛慶低沉道:“這種先例可不是沒有過。”
“是啊!”
提及到此,眾人的欣喜之意立即消退了許多。
不是可能,是必然會出現。
這些讀書人或許在面對掉腦袋時沒有所謂的氣節,但在維護自身利益時,絕對會很有氣節。
矛盾鬧到這個地步,很可能他們就在等這個時刻。
因為這是最有作用的反抗。
除非陛下停止官紳一體納糧的推行。
可這根本不可能。
這才是矛盾所在。
若真出現這樣的事情,那對朝廷的公信力會是一個很大的打擊,且會讓陛下顏面掃地,帶來的負面影響會很大很大。
關鍵是沒辦法解決。
你還能把刀架在他們脖子上令其參考麼?
念及此處,眾人神情都帶著憂慮,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就算開科取士,也會是一個笑話。
他們齊齊看向關寧。
不知陛下可有解決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