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曹丕還下旨,讓司馬懿轉任撫軍大將軍、假節,領兵五千,加給事中、錄尚書事。
雖然曹丕與司馬懿早有定計,但為了不引起其他人的不滿,司馬懿假意辭讓,曹丕也託詞說:
“吾於庶事,以夜繼晝,無須臾寧息。此非以為榮,乃分憂耳。”
其實,司馬懿留在許昌,並領兵五千,曹丕這是另有深意。
自從司馬懿從程昱手中接過江東情報網以後,頗有建樹。
先是策反了晉宗,擔任蘄春太守,成為進攻江東的急先鋒。
可惜晉宗軍事才能很一般,被賀齊生擒,這也是曹丕這次伐吳的一個主要藉口。
司馬懿動用江東情報網,這次又成功地扶持彭綺起兵造反,並說服當地的世家袖手旁觀,彭綺得以順利起兵叛亂。
為了讓彭綺順利佔據潘陽郡,曹丕急忙出兵廣陵,就是要把孫權的主力部隊拉過去,方便司馬懿從容行事。
事實上,司馬懿的第一步計劃非常成功,孫權把大部分軍隊調到了廣陵前線,手中兵力捉襟見肘。
儘管彭綺的叛亂已經發生,但並沒有引起孫權足夠的重視,只是派周舫、胡綜,各率領本部千餘兵馬前去平亂。
因為失去了最佳的平亂時期,胡綜、周魴並沒有快速平亂,而彭綺因為當地世家不出兵,已經成了氣候。
彭綺領軍攻陷潘陽城,以及周圍數縣,擁眾數萬。
司馬懿傳書彭綺,讓他穩打穩紮,只等曹丕在廣陵佔據上風,整個江東形勢危急。
司馬懿答應,他從許昌快速出兵九江,與彭綺裡應外合,突破長江防線,進而威脅孫權的首都武昌。
曹丕從洛陽出兵以後,帶上的御林軍也就萬餘人,加上一路加入的地方軍隊力,到達廣陵之前,兵力也不過數萬。
曹丕號稱南征大軍三十萬,雖然有些誇張,但加上運送糧草的民夫,已經接近二十萬人。
加上從孫觀、吳敦、尹禮等人手裡調過來的兵力,曹丕在廣陵的主戰軍隊,已經超過十萬。
如果曹丕鐵了心要平定江東,打過長江去,也是非常可能的。
曹丕要把青、徐兩州的兵力,全部調過來攻打江東,而且還讓孫觀等人繼續主持當地政務,他們手下的兵力,都分給了曹丕的親信將領,要收回兵權的意向非常明顯。
:()馬謖別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