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溫與鄧芝二人,拜別劉禪和孔明,望江東而來。
孫權想著張溫出使西川,應該很快就有訊息傳回來。
誰知道半個多月過去,還是音信全無。
這一點,張溫做的可比諸葛瑾差遠了。
當年諸葛瑾幾次出使西川,每天都派人送情報回來,讓孫權知道事情的進展變化,非常安心。
就連敦厚誠實的魯肅,當年前往江夏見劉備,也是隔日就有訊息傳來。
現在張溫出使西川,居然半個月沒有回信,不管這次出使是否成功,孫權心裡都已經非常不痛快了,就召集一眾文武,商議對策。
東吳的高人可不少,知道吳國與蜀漢結盟,是蜀漢先派使者並提出來的,也是大勢所趨,絕對不可能發生意外。
他們見孫權聚眾討論這件事,表面上是擔心與蜀漢的聯盟出現波折,實際上,這是對張溫的不信任。
但張溫現在正擔當重任,而且結盟成功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官員們不好拿他說事,尤其在背後說他壞話,更不合適。
於是,就有人想要印證自己的想法,就採取摟草打兔子的方法,拿與張溫關係不錯的選曹尚書暨豔說事。
暨豔是張溫舉薦的官員,兩人執政理念相近。
剛開始的時候,暨豔任選曹郎,因為在兩場大戰中,他施行人事制度改革,為前線提供了不少的兵員,被孫權升任選曹尚書。
暨豔推行的人事制度改革,可以說得罪了整個江東的世家大族,雖然有孫權力挺,但還是有不少人上書彈劾暨豔。
張溫一直持支援態度,孫權還要借暨豔的手打壓世家大族,加上近年戰事繁忙,就把這些事情都壓下來了。
現在有人舊事重提,孫權有意動之色,但還沒有表明態度,忽有近臣進來奏報道:
“蜀漢遣鄧芝為使,同張溫入國答禮。”
張溫既然是凱旋而歸,孫權很自然把今天的議題放到一邊,吩咐先召見張溫。
張溫進來後,拜於殿前,當庭彙報此行的經過。
張溫這次結盟成功,而且是與蜀漢對等的地位結盟,確立了東吳與魏國、蜀漢鼎足而三的大勢,心中還是有些自傲的。
他極力稱讚劉禪和孔明的德政,並呈上蜀漢永結盟好的國書。
然後,張溫又向孫權引薦前來答禮的鄧尚書。
孫權對鄧芝相當看重,馬上又接見了他,並設國宴款待。
席間,酒過三巡,孫權喝的也是馬家賣出的燒酒,勁頭十足,很快有了幾分醉意,就問鄧芝道:
“若吳、蜀二國同心滅魏,得天下太平,二主分治,豈不樂乎?”
鄧芝先是一愣,緊接著非常嚴肅地回答道:
“天無二日,民無二王。如滅魏之後,未識天命所歸何人。但為君者,各修其德;為臣者,各盡其忠:則戰爭方息耳。”
鄧芝此話,擺明了態度,那就是結盟先滅篡漢的魏國,然後蜀漢和東吳再爭奪天下。
其實,孫權其實也是這麼想的,但不好說出來,但鄧芝卻並不忌諱,大笑道:
“君之誠款,乃如是耶!”
孫權非常滿意鄧芝的態度,厚贈鄧芝還蜀。
孫權知道,只要魏國不滅,吳、蜀就必需抱團,而且雙方都有險可守,現在李嚴把住夔關,東吳要想入川難於登天,也就真心實意,兩國通好。
當年孫權理直氣壯地偷襲江陵,但理由還是說得過去的。
因為江陵一直是劉備借用的,劉備曾經答應取得西川就歸還。
後來孫權又把江陵當做孫尚香的嫁妝,孫尚香已經回到江東,孫權取回江陵,也是理所當然的。
孫權做得不地道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