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30章 各有謀算(41)

項羽的謀士范增,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范增是項梁留給項羽的頂級謀士,雖然被項羽尊為亞父,但只是對年長自己數十歲的范增表面上的尊重,內心並不真正信任他。

范增本是范蠡的後代,但外人並不知情,他自己也從來沒有宣揚過。

當年范蠡富甲天下,雖然三次散盡家財,但他那種神奇的致富方法,讓很多世家大族動了心思。

他的二兒子的死,給他敲響了警鐘。

他也害怕別人覷視自己豐厚的家財和令人眼紅的致富“傳承之術”,斷了自己的香火,就讓大兒子和小兒子各自隱居,並留下家訓,對外不得透露自己的家世。

其實,范蠡能夠成為鉅富,與他當高官的經歷、本人的能力,以及建立的人脈有關,並不是真的有神奇的致富“傳承之術”。

自范蠡去世以後,除了給後代留下了不少的家產,還留下了《范蠡兵法》二篇、《陶朱公商訓十二則》。

范蠡後人,有不少人研讀《陶朱公商訓十二則》,而《范蠡兵法》因為有所殘缺,詞語晦澀難懂,寓意深奧,幾乎沒有人能夠學成,漸漸被族人遺忘。

因為家族沒有以前的聲望和人脈關係,範氏後人雖然不少人精通陶朱公生意經,但在商業上的成就非常有限,再也沒有特別傑出的表現。

范增的家境雖然尚可,早年也僅僅是一般的讀書人,只是學習了通用的教材。

到了中年,范增才在機緣湊巧之下,得到了家傳的殘缺《范蠡兵法》二篇。

他如獲至寶,精研兵法數十年,到六十六歲的高齡,才參加項梁的起義。

很快,范增就因善於用兵,在起義軍隊伍裡脫穎而出,成為項梁的左膀右臂。

雖然他所學兵法殘缺不全,但因為他用了足夠長的時間思考和沉澱,他的智謀和用兵之能,尚在得到黃石公真傳的張良之上。

范增充當項羽首席謀士的時候,劉邦和項羽的對決,實際上就是范增與張良的較量。

事實上,范增穩穩佔據了上風。

最後,范增用計把劉邦圍困在滎陽,更是讓劉邦集團陷入絕境之中。

因為有范增存在,項羽的包圍圈滴水不漏,張良雖然也在滎陽城內,卻也無計可施。

後來還是陳平了解他曾經的主公項羽,使出了離間計。

:()馬謖別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