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一定會前來投靠劉備,以報知遇之恩。
回到幽州以後,趙雲跟隨了公孫瓚一段時間,眼看公孫瓚耽於享受,不修德政,不訓練軍隊,戰鬥力越來越差。
趙雲也曾經多次出言相諫,但公孫瓚正是意氣風發之時,就連田豫、鄒靖等人的諫言都聽不進去,不但不採納趙雲的建議,反而更加疏遠他了。
表面上,公孫瓚得到朝廷總督北方四州的授權,成為北方最強大的諸侯之一。
實際上,公孫瓚位極人臣,已經沒有了當年的雄心壯志,手下官員中飽私囊、軍隊將領疏於訓練,呈現外強中乾之象。
在前幾個月,年邁的鄒靖,因對公孫瓚失去信心,已經告老還鄉。
趙雲也想離開,但一時沒有合適的理由,剛好家裡前來信,他的兄長逝世了。
他就以此為由,向公孫瓚請求回鄉服喪。
公孫瓚嫌趙雲管的太多,早就想收回他統領的白馬從義,就批准他回鄉守孝三年。
趙雲知道,公孫瓚對自己已經不感冒,再也沒有回到公孫瓚身邊。
趙雲重視品德修養,他雖然暫時脫離了公孫瓚,但他也沒有背棄公孫瓚前往投奔劉備,而是直到公孫瓚敗亡以後,才前隻身前往尋找劉備。
劉備在小沛安頓下來以後,因為徐州不缺錢糧,到處招兵買馬,軍隊達到一萬無千左右。
雖然趙雲帶走了三千餘人,沒有了精銳的騎兵的配合,劉備軍的戰鬥力大幅度下降,但軍隊的數量還是維持在一萬以上。
不久之後,陶謙和劉備都得到訊息,曹操退兵並不完全是劉備的面子,而是因為張邈、陳宮反叛,協助呂布拿下了兗州大部分的地區。
曹操退兵以後,與呂布交戰,互有勝負,雙方處於相持階段,一時半會無法進攻徐州,陶謙暫時安下心來。
相持一百多天以後,兗州發生天旱,又有蝗蟲為害,糧食不夠,呂布軍隊糧食儲備不足,只得將部隊移到山陽駐紮。
曹操因為在徐州搶奪了大量的錢糧,軍糧充足,取得了戰場主動權。
陶謙聽說之後,認為曹操戰勝呂布只是時間問題,曹操再次攻打徐州也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雖然有劉備在小沛駐紮,但因為劉備的軍隊數量太少,無法抵擋曹操大軍。
陶謙和曹操是殺父之仇,沒有和解的可能,陶謙憂心忡忡,寢食不安,不久之後就病倒了。
:()馬謖別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