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討賊,臣侄願同行,以為臂助。”
劉備當然沒有忘記張苞,也想讓他們在戰場上結下友誼,就高興的回到道:
“二侄同行甚妙,可互相照應,但須謹慎,不可造次。”
二人各領精兵五千,辭別劉備,與吳班合併一處。
劉備雖然名義上是用張苞關興迎戰孫恆,但實際上還是由先鋒吳班統領大軍。
張苞、關興領兵來到孫恆的大營外,列成陣勢。
吳班緊隨其後,護住兩翼。
孫桓前來解秭歸之圍不成,反而讓李異、劉阿丟了城池,軍隊士氣受損,心中不快,正想進軍與劉備軍交戰,試探虛實。
看到劉備派來的將領是關羽、張飛之子,孫恆自然不想示弱,馬上點起大軍迎戰。
兩陣對圓,孫恆領李異、謝旌立馬於門旗之下,見劉備陣中,擁出二員小將,皆銀盔銀鎧,白馬白旗:上首張苞挺丈八點鋼矛,下首關興橫著大砍刀。
張苞長得與張飛有八分相像,武藝已經得到父親的真傳。
他在閬中跟隨父親的時間並不長,但耳濡目染,把張飛罵戰的架勢,學了個惟肖惟妙。
看到孫恆出陣,張苞躍馬挺矛,大聲罵道:
“張苞在此,孫桓豎子,死在臨時,尚敢抗拒天兵!可敢與我大戰三百回合?”
孫恆雖然是大軍統帥,但年輕氣盛,也出口回罵道:
“張苞,你父親已作無頭之鬼;你不老老實實躲在家裡,還要到陣前討死,好生不智!”
孫恆這話太誅心,張苞大怒,挺槍直取孫桓。
孫恆好勇鬥狠,看到張苞出馬,恨不得親自上陣,一刀砍死張苞。
但他畢竟是大軍統帥,不好親自上陣,就一揮手,他背後的謝旌,拍馬迎戰。
兩將大戰,張苞武功明顯比謝旌要高出一籌,但臨戰經驗不足,兩人打的旗鼓相當。
隨著時間的延長,張苞漸漸適應了戰場的氣氛,逐漸佔據上風。
戰到三十餘合,謝旌氣力不加,撥馬敗走,張苞乘勝趕來。
在孫恆身旁的李異,與謝旌多次並肩作戰,結下情誼,看到謝旌敗陣,恐他被張苞所傷,連忙拍馬輪蘸金斧接戰。
李異的武功與謝旌在伯仲之間,但他所用的武器是蘸金斧,勢大力沉,不耐久戰,但在剛開始的時候聲勢驚人,張苞也是力量型打法,兩人棋逢對手,在二十回合之內,難分高下。
:()馬謖別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