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謖心裡是非常不願意招降高定,他可是自己獲取越巂太守的最大對手。
但他也不能為了一己之私,給平叛大軍帶來很大的戰損。
他也不想和諸葛亮這個如兄長般愛護自己的上司唱反調,況且能夠不戰而勝,招降高定的一萬多精銳,當然是好事。
他斟酌了一下說詞,先是附和諸葛亮的招降方案,說了一大堆招降高定軍隊的好處。
最後,馬謖話鋒一轉,輕飄飄地說道:“高定恣睢,兩次叛亂,影響極壞,難保他不會再次叛亂,招降高家是必須的,而招降高定個人則是弊大於利;李益領軍投降,等於整個李家已投降,但李求承伏殺龔德緒太守,也不宜招降,必需要懲罰,方可震懾其他叛將。”
諸葛亮也擔心招降高定會給平叛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他當然聽出了馬謖話中之意,也覺得所說有理,就對馬謖說道:
“幼常,高定不死,很難招降其部下萬餘精銳,而要在戰場上殺死高定,我軍自身的戰損太大了,但接受高定的投降以後,再追求他叛逆罪責處斬,不是王道,信義不著,於平定南蠻叛亂很不利,你可有兩全之策?”
馬謖一直致力於改變自己誇誇其談的性格,因關係到未來的升遷之路,儘管他對斬殺高定早就有了詳細的計劃,但他只是簡單說了一句:“可先殺高定而後招降。”
殺了主帥再招降其部下,本是各大勢力的慣常做法,主要是防止收降的軍隊在首領的帶領下叛亂。
諸葛亮的治國主張是法、禮並用,威、德並行,強調“訓章明法”、“勸善黜惡”,亦即以法為體,著重公平客觀原則;以德為用,著重教化為本。
馬謖的提議,也是恩威並用,符合諸葛亮的理念。
諸葛亮採納了馬謖的意見,決定繼續執行實戰練兵,還是釆用十面埋伏陣對付高定。
斥候送來了高定大軍的行程,諸葛亮第二次擺出了十面埋伏陣,過程非常順利,但調整了各個將領的任務。
原本擔任誘敵的廖淳,改為設定陷阱,而原本負責設定擂木陣的閻芝,則頂上前去誘敵,除了馬謖,每個人都換了新的任務。
馬謖還是繼續執行正面阻擊的任務,諸葛亮把已經投降的高福和李益交給馬謖,並囑咐他儘快在戰場上斬殺高定,然後讓高福、李益出面收降叛軍。新筆趣閣
馬謖胸有成竹,馬上制定了陣前斬殺高定的計劃,他派心腹小校通知“鄂煥”,讓他配合執行。
高定沿途派出了不少斥候,但因為諸葛亮在多處設卡伏殺,沒有一個斥候活著回去,他完全不知高福已經全軍覆沒的訊息。
而回來的幾個斥候,則是他的心腹重將“鄂煥”派出去的,帶回來的訊息,都是馬謖杜撰的高福已經安全進軍的假訊息。
很快,高定的一萬大軍就進入了十面埋伏陣,負責誘敵的閻芝,領二千兵馬,攔住了高定的前軍。
閻芝在荊州就已經投奔劉備,是跟隨張飛進攻西川的主要助手。
張飛能夠在巴郡順利進軍,搶在諸葛亮之前與劉備軍匯合,閻芝能夠快速穩定攻佔地區的人心,提供強有力的後勤保障,有很大關係。
劉璋投降,劉備平定益州,派張飛進駐閬中,進攻張合,而閻芝還是張飛的得力助手,配合張飛施計,是打敗張合的功臣之一。
張飛死亡之後,閻芝官居巴西郡太守,章武二年(222年)劉備夷陵之戰戰敗,損失幾萬餘人。
閻芝很快徵集五千人馬,派馬忠帶領,為皇帝補充兵員,劉備非常高興,馬忠也得到了劉備的讚賞。
這次諸葛亮出征,其實不缺衝鋒陷陣的戰將,他帶上閻芝、蔣琬、楊儀、樊建、董厥等人,主要是挑選出優秀的後勤行政管理人才,旨在進攻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