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鎮雄縣)接任“庲降都督”,而朱堤太守卻另有其人。
因為沒有兼任太守,李恢在南昌縣只是統領了不到二千的駐軍,等於是一個“光桿司令”。
對付小部落的叛亂,他還可以出兵以武力平定,對雍闓、高定、朱褒這樣的舉郡反叛,李恢也無能為力。
因為南中地區叛亂頻頻發生,“庲降都督”李恢的能力也受到不少質疑,在諸葛亮南征之前,經過多方努力,李恢才被任命兼任建寧郡太寧。
這次進攻建寧郡,可以說是李恢的正名之戰。
光復建寧郡之前,李恢想把“庲降都督府”從南昌縣遷移到平夷縣,也在情理之中。
李恢在平夷幹得熱火朝天,遠在越巂郡的諸葛亮並不知情。
所謂“救兵如救火”!
接到李恢的求救書以後,諸葛亮也不敢耽擱,決定留下馬謖率領本部四千餘人善後,他親領其餘四萬大軍,星夜出發,望建寧郡而來。
諸葛亮治軍頗嚴,接到命令以後,將領們都拔營而起,按照諸葛亮按排的順序行軍,只有張嶷和關索提出了異議。
張嶷請求留下的理由是要給好友兼上司龔德緒報仇,因為殺害龔祿的罪魁禍首李求承與他的軍隊,還在堅守邛都城。
而關索本來是要跟隨諸葛亮前往建寧郡,他投奔諸葛亮,可是為了建功立業而來。
但張嶷抗命要求留下以後,關索不得不一起留下給龔徳緒報仇,畢竟他是龔德緒死亡的主要責任人。
在漢代,推承儒家思想,鼓勵人們講“仁義道德”,張嶷要給龔德緒報仇,佔了一個“義”字,就算他抗命,“法不外乎人情”,諸葛亮也不能說什麼,只得同意他領本部一千兵馬留了下來。
對於關索,諸葛亮還是比較看好的,而龔德緒的死,諸葛亮認為是咎由自取,他並沒有為他報仇的想法。
諸葛亮長嘆一聲,也給關索留下一千人馬,與張嶷一起留下來,接受馬謖的節制。
諸葛亮對張嶷的抗命,並沒有露出不快,而且還成全了他對朋友的“義”。
但在他的心中,張嶷把“義”放在“忠”的前面,是本未倒置,已經把他挪出了考察培養的名單。連同關索也失去了這個機會,有點可惜。
:()馬謖別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