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家在家族武裝力量這一塊的開支,本來不算太大。
一個只有數千人口的家族,不可能供養太多的脫產武裝人員,馬家正式的家丁也就數百人。
這些家丁的主要職責,是看家護院,並護衛家族重要人員的安全。
在戰亂時期,家族就需要拉起軍隊自保,這些家丁都是私軍的骨幹,充當基層軍官。
馬家近年來發展很快,收留了很多流民作為佃戶,可以組成一支三千人左右的武裝力量。
不到生死關頭,馬家是不會拿出全部私軍對敵的。
由佃戶中抽調青壯年組成的軍隊,因為缺乏系統訓練,戰鬥力並不強。
世家大族私兵的存在,更大的作用是威懾,而不是征伐,平時都在地裡勞作。
這些世家大族,要投靠某個看好的大勢力,少不得出人、出糧、出錢,表達自己的誠意。
而那些有志爭霸天下的軍閥,也是透過不停地吸納世家大族加入,不斷壯大自己的力量。
像糜竺、糜芳兄弟那樣,散盡家財,舉族依附劉備的情況,是非常少見的。
這是因為徐州糜家,只是東海糜家的一個小分支,並不是傳承久遠的大世家,底蘊並不深厚。
糜姓,本是專門種植豆黍之類的農作物的一個古老家族,在當時是很先進的生產活動。
因為種植技術成熟,每年有可靠的收成,糜氏族人多數富裕,且兼併了大量肥沃的土地。
東漢光武帝劉秀光復漢朝,本是在豪強勢力支援下建立起來的。
但豪強勢力的發展,土地兼併的逐漸嚴重,既威脅皇權,也影響百姓生活。
為了加強朝廷對全國墾田和勞動人手的控制,平均賦稅徭役負擔,漢光武帝於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下詔令各郡縣丈量土地,核實戶口,作為糾正墾田、人口和賦稅的根據,這就是東漢有名的“度田”政策。
劉秀下詔之後,遇到各地豪強勢力的抵制,在他們的密謀下,全國動亂四起。
“郡國大姓及兵長群盜,處處並起”,“青、徐、幽、冀四州尤甚”,對東漢王朝的統治形成了極大威脅。
漢光武帝可不是吃素的,他採取鎮壓與安撫並用的手段:
一方面,“遣使者下郡國,聽群盜自相糾拖,五人共斬一人者,除其罪”。很快,造反的賊人因為人人自危而解散了。
另一方面,把捕到的作亂首領人物遷往他郡,“賦田授廩”,切斷他們與原所在郡的聯絡,給了豪強地主嚴重的打擊。
東海糜氏家族,是當地最大的豪強,佔據的土地最多。
經過“度田”事件後,因為失去了大量的田產,龐大的糜氏家族,也分離解析,大部分族人,也被分散遷往其他地方。
糜竺先祖,也是在那時從主家分離出來,並在徐州紮下根來,還是從事祖傳的種植業。
經過幾代人的努力,糜家在徐州慢慢發展為一箇中小家族。
糜家在徐州能夠合法獲得的土地並不多,依靠種植業只能勉強生存,不得不涉足其他行業。
因為連續兩代都出現了商業奇才,糜家成功轉型,從一個種植專業戶,搖身一變,成為了當地頗有影響力的富商。
數十年的商業運作,糜家積累了大量的錢財,成為徐州屈指可數的大富翁。
說直白一點,糜家就和當今某些地方的首富一樣,是典型的暴發戶。
糜家作為一個分支發展起來的家族,畢竟底蘊不足,按照漢朝的定製,能夠擁有的家丁、奴僕的數量等受到限制,擁有的武裝力量比較薄弱,難以保住鉅額財產。
在太平盛世,糜家還能夠以錢財開路,依靠官府的力量,保住家族的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