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遜非常關心荊州戰事,經過深思熟慮,心中已經有了定計。
但他採用的消極防守之策,不能速勝。
相持的時間一長,戰爭消耗之大,恐怕眾人難以忍受,各種讒言肯定少不了,就是孫權也會慢慢失去耐心。
因此,陸遜制定的防守反擊戰略,能否順利實施,就要看孫權對他的信任程度。
陸遜雖然非常珍惜這次機會,既不想讓孫權失望,也不想自己功虧一簣,並沒有貿然接受,他知道,自己的硬傷是資歷不足服眾,就用帶有試探性質的話語說道:
“江東一眾文武,皆大王故舊之臣;臣年幼無才,安能制之?”
孫權一看陸遜雖然沒有出口拒絕,但也沒有答應,就把推薦他的闞澤也拿出來說事,繼續說道:
“闞德潤以全家保卿,孤亦素知卿才。今拜卿為大都督,卿勿推辭。”
陸遜本來就不是推辭,他是需要孫權的信任和支援,就回答道:
“不是我要推辭,而是我貿然答應就任都督,如果麾下將士不服,將帥不和,不能令行禁止,此乃兵家大忌,則未戰已敗!”
孫權當然知道陸遜需要什麼,他想要讓陸遜感恩,毫不猶豫抽出自己的佩劍,說道:
“伯言,你拿上我的佩劍,見劍如見我,如有不聽號令者,不管是誰,你可用此劍先斬後奏。”
陸遜並沒有站起來接孫權得的寶劍,而是拜服在地,對孫權說道:
“公權不能私授,請主公擇日,召集文武百官,三軍將帥,當眾授權給我,才能名正言順。”
今天孫權升堂議事,前來參加的文武官員不少,但都是文官和各軍主將,底下的副將和校尉並不知情,難免被那些心中不服的將軍們拿出來當槍使,陸遜也不好大開殺戒,到時候以不知者不罪,不了了之,這仗就沒法打了。
闞澤當然明白陸遜的想法,希望陸遜能夠在軍中快速建立權威,就建議道:
“古之命將,必築壇會眾,賜白旄黃鉞、印綬兵符,然後威行令肅。今大王宜遵此禮,擇日築壇,拜陸伯言為大都督,假節鉞,則眾人自無不服矣。”
看到陸遜神閒氣定的樣子,以孫權對陸遜的瞭解,知道他已經有辦法抗衡劉備,自然不會在這些小事上給陸遜添堵,命人連夜築壇完備。
拜將臺雖然是連夜完工,但氣派可不小!
一丈餘高的高臺拔地而起,壇上一杆大旗沖天而起,上面繡著大大的“陸”字。
壇下,鐵甲軍圍壇肅立。
滿朝文武聚集,壇上司禮官高喊:時辰到,宣鎮西將軍登壇……
千面大鼓擂響,鼓聲由緩而急。
陸遜在萬人矚目下拾階而上,參拜頭頂御蓋的孫權……
諸葛瑾本來是主張和劉備交好的,但孫權決意開戰,他也需要表明自己的態度,自告奮勇登臺宣讀文告,用他那渾厚的聲音念道:
“建安二十五年六月丙午,吳王孫權昭告皇天后土:江東與西川本為舊好,今劉備無信無義,舉大軍犯境,陷吾江東澤國於危難。吳王順承天意民心,授鎮西將軍陸遜為兵馬大都督,令掌六郡八十一洲兼荊楚之地諸路軍馬,即日出師迎敵……
最後,孫權雙手託劍,陸遜跪接。
壇下鐵甲軍,都是陸遜的親信,看到自家將軍得到重用,歡聲雷動。
在場的三軍將士,受到氣氛感染,紛紛歡呼,士氣高漲!
但也有一些文臣武將,對孫權拜陸遜為大都督心懷不滿,在臺下竊竊私語。
壇下有一名年長的中層官員,頓足對身邊同僚說道:
“陸遜乃一介書生,人中美男,好看未必好,用來統領三軍,就讓天下人笑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