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塊山地就在江邊,交通非常方便,雖然也有樹木生長,但樹木非常稀疏。
這裡被荒蕪下來,是因為地上只有一層薄土,地底層都是大塊岩石,根本就沒有辦法耕作,基本就是一塊荒地。
但馬賢買下來,並不是要耕作,而是要在這裡建立一個交易市場,作為馬家與蠻族交易的商業基地。
這裡走湘江水路,離沙家寨並不太遠,只有不到百里的水路。而且從這裡順流而下,經過洞庭湖,到馬家河也算方便。
有錢好辦事,馬賢辦事的效率很高,用了不到半年的時間,馬賢就在這塊荒地上蓋好了大量的房子。
馬賢考慮很周到,這些房屋一共分為了三大塊:第一塊是住房,主要是給馬家的工作人員居住;第二塊是客棧和商鋪;第三塊是庫房,主要是用來保管物品的。
至於這個地方的命名,馬賢在心中早就有了計較,沿用馬家所在地的名字,還是叫馬家河!
馬賢這樣取名,主要是想替馬家揚名,同時替自己表功,畢竟他馬賢又給馬家打下了一塊基業。
現在馬賢有了場地,又從沙家寨那裡拉來了大量的貨物,但還需要有商人過來,才能把生意做起來。
這些事情都沒有難住馬叔常,他親自帶人在長沙郡走了一趟,收購了大量蠻族需要的糧食和日用品。
並在各大商鋪下了訂單,以比市價高出一成的高價,讓他們把商品送到湘江南岸的馬家河。
因為剛開始要開啟局面,馬賢在替蠻族收購商品上,並沒有想著賺錢。
他讓商人們送貨上門,一個方面是想先把商人吸引過來,另一個方面也是讓利給蠻族,也是給沙摩柯一個面子,把蠻族的交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
因此,馬賢賣給蠻族的物品,是什麼價錢收過來的,就什麼價錢賣給蠻族,把馬家河市場的利益,徹底和蠻族捆綁在一起。
蠻族的特產賨布和山貨,如果再這樣運作就行不通了,畢竟很多商品,是要拿到荊州乃至全國去賣的。
馬賢把這些貨物當做奇貨可居,準備慢慢往外賣,並不會馬上往外賣空。再這樣經營,蠻族就無法及時得到貨款。
沙摩柯要用這些資金收購部落的物產,還要購買糧食和其他物品,他可沒有這麼多資金可以週轉。
要是現在的商業,主要是資本的運作,這個根本就不是事情,互相之間記好賬目,到時算總賬就行。
那個時候可不行,馬賢去收購糧食,用的都是真金白銀,他也不能積壓太多的資金。
那時候的人們算術也很簡單,很難進行復雜的運算,生意上的事情,也只能是一碼歸一碼,否則就會糾纏不清!
因此,馬賢提出,以比外面貨郎的收購價高出兩成的價格收購,然後再由馬家的商鋪往外賣。
當然,蠻族自己也可以在馬家河成立商鋪,向外批發自己的貨物。
但沙摩柯和各大部落,都不想族人們把時間浪費在這裡,因此,他們要把產出盡數賣給了馬賢。
馬賢給蠻族收購貨物的整個過程,在他的安排之下,自始至終,都有蠻王府主管商務的人參加,知道馬家並沒有賺錢。
沙摩柯聽了很受感動,認為馬賢幫了蠻族很大的忙,而馬家吃了不少的虧。
沙摩柯作為蠻王,自然沒有佔馬家便宜的道理,就堅持把賨布和山貨的價格,下降了一成。
這比貨郎高出的那一成價格,沙摩柯自己也沒有賺這個差價,而是全數付給了各大部落,用作收買人心了。
這樣一來,馬賢等於是得了一份意外之喜,這些珍貴山貨的利潤空間就大了很多!
要知道,那些貨郎走家串戶收購貨物,雖然收購的價格不到市價的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