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家,不能超過三間五架。
如此一來,基本上就把房屋大小定住了,這是後世民間遍佈三開間的基礎,也是因為明太祖對百姓比較寬宏。
房屋儀制不是明代才有的。
更早的宋代,庶民只准用五架樑蓋一間兩廈。
廈不是大房子,是小屋子、廂房的意思。
廣廈才是大房子。
所以宋代民居很少有三開間,都是一間帶倆耳房。
而更早的唐代,在規制上也要小,庶民不得超過三間四架,三間五架是六品官的待遇。
但是規定是規定,它只說了人不能幹什麼,沒規定人只能幹什麼。
所以是規定就有空子可鑽。
朝廷可沒規定,一家人有多少房子。
所以就有了幾進院。
進,是進深,三開間的門進去,過了天井,另一個三開間見底了,這叫一進院。
第二個三開間進去又是一個天井,再一個三開間見底,叫二進院。
三進四進五進也一樣。
這些房子外面用牆圍上,就成了院子。
這也算‘朱打圈’的一部分,明代建築的特點,就是牆。
小到民家院子,中到村落堡寨,大到城池磚牆,天下皆圈。
所以薛宅這三間四進,大概就是大宅十二間、耳房六間,帶上院子也就上千平米。
不大,稱不上豪宅,至多是體面人家。
而薛家祖上就是當官的,蓋這種房子,一看就是清官,完全是按民家建的嘛,還是小地主的格局。
,!
三間四進的宅子也能往大了蓋。
因為在間、進的基礎上,還有一個概念叫落,院落的落。
就是在幾間幾進的左右,橫向增加中軸線,形成兩個院落或者三個院落並行的格局,中間以廊道連結。
劉承宗斷定,薛國觀這個人一定不壞。
因為薛行說,薛國觀回家過年,族人都建議他擴建宅子,甚至已經有家人跟幾戶鄰居談好,把別人的院子買過來,擴建。
他剛升任禮部侍郎,按照儀制,能用五間七架的宅子,還能建七間闊的廳堂。
但薛國觀一不允許,二不出錢,反而給一起回韓城的左懋第留了白銀一百兩。
因為他給皇上寫了奏疏,請求不動國庫、不累民財,回鄉發動士紳,給韓城的土城牆包磚,以備不測。
他自己家都不擴建,還召集士紳給城牆包磚保護鄉人,再壞能壞到哪裡去?
甚至劉獅子還覺得薛國觀對自己家人有點刻薄,蓋個房子又花不了多少錢,蓋好了子孫哪怕沒有功名也能住。
倒是他給韓城土牆包磚的建議,讓劉獅子很不爽——孫子,你他媽防誰呢?
薛行就在那個三間四進的祖宅里長大,家裡不算大富大貴,但一直供其脫產讀書,自幼苦讀十二年。
前些年好不容易坐進了考棚裡,因為天生斜視,考官巡場時候覺得他斜眼兒瞪自己,把他攆出去了。
劉承宗聽著就樂,安慰薛行:“沒事,我跟我哥都被人從考場上攆出去過。”
不過雖然話是這麼說,但劉獅子也覺得薛行總斜眼兒瞪自己。
沒辦法,人家眼睛就長那樣。
他心說好在當年給攆出去了。
那考官是救了你,你要沒真本事也就罷了。
若有真本事,真混到殿試,就崇禎爺那個不拘一格用人才的架勢,沒準還真不在乎你的長相,給個大好出身。
問題是真做了進士,薛行這會估計沒死也在牢裡了。
咱就說,就這破局面,一天能把崇禎氣詐屍三回,你再不由自主露出一種斜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