襲中遭遇襲擊的卜應第營居後,以中軍騎兵遮蔽兩翼,這才緩緩向前壓上,小心探尋夜幕中的戰場情況。
但是……他們沒看屁股。
在寧夏軍浩浩蕩蕩渡河之後,屁股後頭的寶雞城,又再一次開啟了城門。
被圍在城裡的羅汝才都快笑瘋了。
以前他沒有守城經驗,就算把劉獅子發的守城冊子翻爛,很多該不懂的東西還是不懂。
就比如開著城門守城這種事,沒守過城、攻過城的人很難理解這樣做的目的。
但現在就不一樣了,單是這城門開開關關的事兒,就能讓羅汝才玩出花兒來。
他的寶雞城,四個城門,過一會就開個門,西門關上就開東門,東門關上就開北門,反正城門一直有一個門開著。
圍城軍隊也不敢進來,因為進來就得捱揍,外面的城門是開著,可裡面還有關著的甕城門呢。
敵軍從大門進來,放一二百人,城門樓上的千斤閘落下去,甕城牆上四面打放槍炮,進甕城的軍隊就得被幹死。
敵軍不從大門進來更好,方便我守軍出城。
甕城門都修得跟外門不在一條線上,就比如西門,內門是朝西的,那外門肯定就是朝南或朝北開,外面看不見內城門是開是關。
這是外甕城的情況。
如果是內甕城,就要反過來,西城牆的外門朝西開,甕城在裡面,內門就要朝南或朝北開。
都不需要月城,外面就看不見內門的情況。
外門一直開著,內門一開,守軍就能隨時出城。
西邊的寧夏軍調動部署,城內的羅汝才看得清清楚楚,他本來就想再嚇唬他們一下。
眼看著寧夏軍拔營,做出渡河準備,羅汝才沒等友軍給他傳遞訊息,就點起一支人馬,到城北做好了出城準備。
這次帶兵的不是李汝珪。
一方面李汝珪部徹夜未眠,又經歷數場奔襲戰鬥,人力馬力都已疲憊至極,不適合再度出戰。
另一方面,則是有李汝珪夜殺兩將的成功案例在前,羅汝才麾下軍官都認為寧夏明軍容易對付,各個踴躍請戰。
情況跟李汝珪出戰時那個準備赴死的樣子,可謂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這次領兵的將領,是羅汝才拐著彎兒的表妹夫王國才。
王國才早在旱災還沒來的時候,就娶了羅戴恩的侄女。
後來羅汝才起事,他也沒參與,一直到活不下去才投奔了羅汝才,當了個火長,跟著一起到青海。
在康寧平叛作戰時也算得力,連著升了兩級,當了大隊百總,後來想報功當把總,被羅汝才壓下去了。
因此一直怨氣很大。
羅汝才不是什麼舉賢避親的英明人物。
主要是這個表妹夫不聽話。
他當年給王國才找的去處,是在劉國能當知縣的那個海西縣當鄉官,弄片地養馬放牛。
到時候在西寧跟他表妹多生娃娃多養娃娃,大富大貴不指望,但要錢有錢、要地有地,日子過得也舒服,回頭等叔父羅戴恩老了,還能有人給養老。
就這個去處,都是羅汝才看在外甥王龍的面子上,他對那個剛十歲的小外甥很好,早就送進西寧書院讀書習武去了。
但羅汝才不太瞧得上這個表妹夫,甚至覺得礙事兒。
親戚關係對人的幫助是有階段性的,羅汝才剛開始搶大戶的時候,那時候多個親戚來抱團取暖,是真正的鼎力相助。
再一個就是比較好的家境,姻親關係多少籠絡的也都是有本事的人,親族勢力自然也很重要。
而羅汝才起事、成事之後,王國才這種親戚……完全是拖後腿的。
論本事,不算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