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皇帝提出的立儲問題,張小川猜測應該還是會順應歷史慣性,最終還是李亨被立為太子,他其實可以選擇現在提出支援李亨,然後就可以提前賣個人情。
只是張小川其實不太喜歡李亨這個人,雖然他平定的安史之亂,但是付出的代價也是慘痛的,而且李亨繼位後,後宮干政、重用宦官、縱容藩鎮這些可也都是加速大唐沒落的因素。
說來也不能完全怪李亨,他本身就是沒什麼能耐的皇子,還遇上風雨飄搖的大唐,所以牌打成那個樣子也屬無奈。
可張小川卻不能接受,他認為你當了皇帝把牌打的稀爛,那就是你的錯,所以他不打算為李亨站臺,其他皇子貌似也沒有像樣的。
最終張小川選擇和稀泥,回答道:“陛下,臣職微權輕怎敢……”
“朕讓你說!”
張小川剛擺出要搪塞的姿勢就被李隆基無情打斷,只得直面問題:“陛下,不是臣不願為君分憂,而是我對眾位皇子不慎瞭解。”
就聽李隆基道:“你不是跟瑁兒很熟嗎?如今還得了武惠妃的恩情,朕以為你會舉薦瑁兒呢。”
張小川心道:你這皇帝也沒遛,我跟李瑁那能算是交情,那分明就是仇恨。
“陛下,雖然臣是受了武惠妃的恩情,可是臣卻覺得壽王是最不適合的人選。”
這一說,李隆基來了興趣:“哦?這是為何?”
張小川可是知道李隆基死活不立李瑁的原因,所以才故意這樣說的,不然一直和稀泥李隆基能把自己抽死。
張小川答道:“這話有些大逆不道,還……”
“朕恕你無罪!”
“因為他有武氏血……”
“夠了!”
張小川連忙跪下:“臣失言,請陛下責罰。”
“罷了,朕已經說過恕你無罪。”然後又低聲說了一句:“這麼簡單的道理,你一個乳臭未乾的少年都看得明白,為何惠妃卻要苦苦相逼。”
張小川沒聽清,於是問道:“陛下你說什麼?”
“沒什麼,朕還是想聽聽你對立儲的事有什麼想法。”
張小川記得歷史上是因為高力士建議遵循古制立長原則,被李隆基採納才立的李亨,既然知道答案了,那就照抄吧,高力士不好意思了。
“臣以為冊立儲君早有定式,依循古制乃是擇長而立,陛下何必煩惱!”
李隆基對這個答案非常滿意,但是為了避免張小川這毛頭小子尾巴翹上天,只是面無表情的嗯了一聲。
接著就調轉話題道:“關於西北戰事你可知曉?”
張小川納悶,怎麼突然提到西北戰事,不過還是連忙答道:“略知一二。”
“大唐看似威服四海,實則邊患不斷。自朕登基以來更是戰事不斷,如今國庫很難支撐大戰,所以朕對外攻略很是艱辛……”
張小川在猜皇帝到底想要說什麼,只聽李隆基突然大聲道:“但是!我大唐疆土不容一寸有失,膽敢犯邊,不管多難都要打。”
“陛下威武,大唐將士威武,乃是大唐之幸。”
李隆基擺擺手:“朕跟你說這些,是想問問你,那步槍造的怎麼樣了,現在能否用於西北戰場,若有此神兵也能減少一些。”
張小川想了一下說道:“目前步槍的生產線已經建造好了,正在試製,不出意外的話半月之內可以供給戰場。”
“不行,朕只給你七日。”
張小川不解道:“我大唐兵鋒所指,所向披靡。以往沒有這步槍不是一樣打勝仗,陛下為何如此著急?”
李隆基抬頭望天,感慨道:“朕雖不是馬上皇帝,可是也是知兵的,我大唐雖然所向披靡攻無不克,可是大唐將士也是血肉之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