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是雷明頓單步槍。戰鬥力強悍的淮軍少量裝備了先進的雷明頓連步槍。清軍獵裝的火炮是仿製英國的阿姆斯特朗和法國的迦納行營野戰炮。另外還有自制的開花炮。
武器先進了並不代表有了強大戰鬥力,因為八旗綠營的軍事思想仍然停留在冷兵器時代。法軍士兵制式武器是雷明頓單步槍,法軍的優勢在於裝備了清軍沒有的shè野戰炮和“哈乞開斯”旋轉機關炮,其重型火力密度佔絕對優勢。
實際上討論雙方的武備有些半斤對八兩的噱頭,戰場敵我雙方的較量是綜合因素構成,尤其是進入熱兵器時代,對陣的雙方不僅僅拼的是人數,而是拼後勤、拼經濟、拼技術、拼勇氣、拼毅力的綜合體。滿清八旗綠營,此時早已失去入關時的威風和銳氣。
作為大清國常備軍,滿清八旗綠營早已是落ri黃花,糜爛而不能戰。史書曾詳細記載,此時的八旗綠營雖然保持6o萬兵力,但幾乎成為吃喝piao賭抽的代名詞。尤其是八旗子弟更甚,完全變成只會遛鳥、逛街、賭博、玩女人的紈絝子弟。由此可見,清軍八旗綠營與能征善戰的法軍相比根本不在一個檔次上,至於說道勝負也就不用再鼓譟。
說到愛國,滿清王朝2oo多年的統治,完全採用愚民政策。老百姓根本沒有國家的概念,當兵吃糧完全是為了生存。打仗、戰爭是朝廷的事情,與草民沒有任何關係。大清國的臣民,百分之九十是文盲,雖然有少量有文化的漢臣搖旗吶喊、勵jing圖治。但是殘酷的現實,只能是暫緩困境,治標不治本。如果沒有外來因素,可以說清廷控制少量文人的愚民政策是非常成功的。可是世界進入海洋熱兵器時代,清廷的國策註定是一步死棋。
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成全了曾國藩,包括其麾下強悍的私人武裝—湘軍。清廷不需要能人、需要奴才。絞殺了太平軍,戰績輝煌的湘軍便失去存在的價值。說白了湘軍是私人武裝,隨時威脅朝廷安危,而八旗綠營是奴才聽話。叛亂鎮壓了,曾國藩被迫遣散湘軍,但是他聰明的玩了一個噱頭,那就是裁兵不裁將。如此這般演繹出來的淮軍,成為穩固大清江山的軍事力量。湘軍與崛起的淮軍,竟然活躍三十年之久,是私家軍在支撐大清朝的半壁江山,這在世界各國曆史上絕對是異數,令人扼腕悲哀。
回到本書的情節,主人公正是站在歷史的高度,臥薪嚐膽培植自己的軍事力量,並且在各個領域入手準備。鄧子軒不擔心八旗綠營,實際上對手就是湘軍、淮軍,另一個最強悍的敵人是洋人。鄧子軒選擇第一個對手法軍,其目的有四。
第一,一戰成名,威震天下。第二,逼迫清廷把目標對準自己,藉此揭竿而起。第三,法國6軍的戰鬥力強於英軍,如果在戰場上打敗法軍,ri後面對英軍、湘軍、淮軍,士兵們就會在jing神上、士氣上勇敢無畏,併為徹底推翻滿清王朝創造條件。第四,以此為契機,培養愛國主義思想,喚醒民眾為爭取ziyou二戰。
法軍北進的戰火先在府谷拉開帷幕,守衛在府谷的是安南小朝廷的軍隊,兵力有1萬人馬。這時候兩軍對陣依然是擺開陣勢。安南軍隊在城池上佈防,密密麻麻的人群簡直像蝗蟲。法軍士兵列隊排成進攻隊形,火炮按照步兵cao點錯落有致佈陣。
“報告將軍,火炮準備完畢!”一名高大的法軍軍官向裡維利稟報。司令官裡維利頭戴高筒帽,有些蔑視的拔出指揮刀,接著指向前方。頓時炮火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