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知道,得請多少人啊?要讓全京畿二十多個縣的人都知道,這得多少人啊?”
“而且,這廣告打到報上,那就一直都在了。一傳十,十傳百,了不得。上個月東市的萬福皮貨行新開張,在上期的半月談上打了一條廣告,就幾十個字,夾縫裡的一行字,開業大酬賓,八折優惠,你猜結果怎麼著,當天就來了幾千號顧客,把他準備的存貨全給買光了。我的個天啊,全買光了啊,本來是準備著能賣兩月的貨啊。”
“真有這麼好的效果?”李超故作驚訝狀問。
“那不可是咋地,效果太好了。”
“這麼好的效果,這廣告費也不便宜吧?”
“那倒也是,不過一分錢一份貨嘛,算一算,還是很划算的。你看,現在好多商人都趕來打廣告,排隊都排不過來,還得先到這裡花錢排隊買號,然後才能按號到裡面的廣告處去跟他們談廣告。聽說廣告費漲了不少,但依然有好多人爭著來打廣告。”
聽到這絲綢商人這麼說,李超心裡很高興,看來這頭道買賣果然好做。(未完待續。)
第440章 銷量破萬
假扮羊毛商走了一通流程後,李超對報社的運轉情況越發的滿意了。他當初跟主持報紙的那幾位社長、編輯、管事們上過的課,效果非常好,他們理解的很好,甚至超出了李超的預料。
古代人一點也不比現代人差,李超把流程模式一說,他們很快就給吃透了。
“現在一期的廣告費是多少?”
社長公房裡面,李超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問社中來開會的這些副社長、編輯、管事等骨幹。大唐半月談,雖然現在李超基本上是放羊狀態,撒手不管,但他依然還是唯一的社長兼總編。
只是太久沒來了,以致於有些新招來的夥計都不認識這位社長了。
“上期我們的廣告賣的是有史以來最好的一期,賣了整整三百貫錢。”副社長很自豪的道。這是位頭髮半白的文人,曾經也當過刀筆吏,文字功底不錯,也有些才情,可惜懷才不遇,蹉跎半生,始終只是個小吏。
李超後來特別聘請他出做副社長,主持半月談的日常。
半月談本是印刷坊的一部份,但李超早把他獨…立出來,現在是自負盈虧,且完整屬於李超的一家報社。
三百貫,對於那位副社長來說,這是一個很不錯的數字,值得自豪了。畢竟,三百貫就是三十萬錢啊,又沒賣書又沒賣什麼商品,就是在他們的報告的各個夾縫等地方,加點廣告,然後一期就賣了三十萬錢。
三十萬錢堆一起,都是近兩千斤的銅啊。
不過李超卻沒有多滿意。
才三百貫錢而已,都還不夠報紙的發行成本。李超的計劃裡,廣告費不但要比報紙的印刷發行成本高,而且還得高出許多,有很多的餘額。
上期發行了三千份報紙,還有三千份副刊,編輯印刷出版等成本,並不少。就算用上了活字印刷,用上了新技術生產的便宜紙墨,但算下來依然要兩百文一本的成本,這個價格可不算便宜。
發行的時候,最後是賣每本五十文,等於賣一本虧一百五十文,正刊加副刊六千本,等於就虧九十萬。這個錢,要用廣告收益來填,只賣了三十萬廣告費,等於史上賣的最火的一期,還出了副刊,結果一文錢沒賺,還虧了六百貫。
這當然是不行的。
李超還打算把半月談降到二十文,甚至十文錢一本呢。收費越貴,買的人就越少,這半月談的影響力就越小。
對於一心想做大這份報紙,做出一個平臺的李超來說,他是不願意一直是銷量一兩千份的,他希望有朝一日,這報紙能銷個一萬份。
一份報紙收費五十文,肯定是不可能賣到一萬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