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讓自己陷入被動。
經濟學中有一個理論是沉沒成本,不參與重大決策。
我們大部分人之所以過得差,是因為無法在繁多的選擇中,正確的選擇。
作者在本書的前半部分寫過這社會中的很多陷阱,只要踩中,那就無法完整脫身,想要重整旗鼓,沒有5年,10年根本無法重新站立。
一個人從生下來就要被社會考驗,一方面考驗這個人的八字硬不硬,另一方面要考驗他的父母的社會決策能力和財富。
所以就出現了有錢的家庭花錢給孩子買經驗買教訓買機會,讓孩子多多練習。
窮人家的孩子只能早當家。早當家也無非是替父母找藉口,找理由,承擔不該承擔的。
假設人生是場九九八十一難。
有錢的家庭已經幫孩子過了60,70難,剩下的那十幾難,只要不是譚嗣同,基本上就能一路長虹。
普通人的一生,一難都過不去,有的生下來,沒有奶水的,沒有吃的,直接嘎。有的生在王朝末期,直接當零食了。我曾經假想過,我如果出現在馮小剛的1942,我是否有勇氣活下去。我是否能在那個時代留下來。
有的孩子,上了學,因為父母的工作待遇不行,社會中無法受到尊重,就重注壓在孩子身上,想讓孩子可以出人頭地,光宗耀祖,活活把孩子逼成抑鬱症,最後跳樓,家破人亡。
有的孩子長大,父母給孩子找個媒婆說個媳婦,花光借來的30萬。然後新娘跑路。最後怪自己孩子沒有本事,最後家破人亡。結婚前提,房子,車子,存款,工作。哪一樣不準備好,就想著空手套白狼。這種家庭能找到靠譜的嗎?再說了,現在的社會充滿了物慾橫流,誰願意結婚受苦受難!
孩子長大為了脫離父母掌控的,然後被高薪誘惑,去了棉北的,最後家破人亡。
有的孩子上了大學,父母生活費就不想給夠,人家小朋友一個月2500,3000,有的5000,然後這邊給1000,美其名曰,上學是學習的,不是比吃穿的。冠冕堂皇的話說的再好,也無法欺騙社會,更無法欺騙孩子,你只能騙自己,為自己的無能辯解,然後孩子去借校園貸,最後利滾利,有的孩子走不出來,上了天台,家破人亡。
有的孩子走出校園,發現自己一無是處,找不到工作,到人才交流中心,輕信高薪上崗,上培訓班,然後背上培訓貸款。
有的女孩子,輕信了高薪當主播,去貸款做整容,最後利滾利,無法收場。
有的孩子上班後發現工資無法覆蓋生活成本的,然後網路貸款,各種小額貸款,生活一塌糊塗。
有的順利點,到了牛馬三件套的時候,然後痛不欲生。
就好像西遊記,越到靈山,苦難的指數級別就上來了。
牛馬三件套整上,那基本上就雙倍暴擊了。
如果上面的父母身體好,還能帶帶孩子,如果上面的父母身體不好,再加上沒有錢,那基本上,就開始玩真假孫悟空的戲碼了,久病床前無孝子。
基本上,年年都有一難,年年都得拿錢來填坑。如果沒錢,不好意思,寸步難行。
作者本人是愛思考的人,所有的問題都希望找到答案。最後作者也透過自己努力找到部分答案。
首先,父母能看清大勢對下一代來講是幸運的。換句話講,人生的很多不幸來自於父母的苦難遺傳。財富會遺傳,苦難也一定會遺傳。
其次,關於選擇的練習。我們的教育重點培養在於努力,隱忍,忙碌。而不在於事情上的選擇。有錢人注重選擇練習,同時還在分析選擇成本,機會成本的價值,從小練習的就是交換價值觀,同時在可選擇的範圍內,選擇最好的,所以結果顯而易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