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諸葛亮催的急,馬謖回來以後,並沒有時間找諸葛亮回報蒯祺的事情。
看來,諸葛亮是故意先公後私,讓馬謖內心由衷敬重。
諸葛亮表率在前,馬謖當然不會公私不分。
他先把成都縣衙的工作全部捋順以後,才抽了一個時間,專門上門找諸葛亮,把蒯祺的事情詳細告知。
似乎早有預料,諸葛亮聽了蒯祺的死因以後,並沒有大發雷霆,只是陷入了短暫的沉默之中。
雖然諸葛亮的反應並不激烈,但馬謖從諸葛亮變幻不定的臉色,和緊握拳頭的雙手,看出他的內心極度不平靜。
諸葛亮知道是孟達謀財害命殺害姐夫以後,心中非常痛惜,也有殺了孟達替姐夫報仇的衝動。
但轉念一想,就憑馬謖找到的這些證據,只能確定是孟達的手下殺死了蒯祺,但他還真不能把孟達怎麼樣!
這並不是純粹意義上的謀財害命,畢竟是兩軍交戰,而諸葛亮的姐夫蒯祺,還是曹操手下的上庸太守,被陣前斬殺,是很正常的事情。
至於把蒯祺的財產據為己有,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罪名,那時候的將領,帶領的大多是自己拉起來的部曲,都是以戰養戰,把繳獲的財物充作軍資或者歸將領個人所有,都是正常現象。
要想堂而皇之扳倒孟達,就算是諸葛亮掌管西川軍政大事,也有些力不從心。
孟達和法正是接應劉備入川的功臣,雖然身份地位比不上法正和諸葛亮,但也相差非常有限。
作為一郡太守,也算是劉備的重臣,他和法正還是至交好友,在西川的影響力不小。
就算諸葛亮找到孟達貪贓玩法的一些罪證,想要罷免孟達的太守職位都難,別說是殺了他報仇了。
良久之後,諸葛亮權衡利弊,終於拿定主意,為了主公的大業和自己的抱負,還是暫時放下私仇。
但諸葛亮也在心裡暗暗發誓,如果孟達真的一心一意為劉備效力,那他殺害蒯祺的事情就當做不知道。
如果孟達貪贓枉法、首鼠兩端,那麼就兩罪並罰,讓他自食惡果。
諸葛亮也是拿得起、放得下的人,不再糾結報仇的事情,對馬謖說道:
“感謝幼常給我調查出事情真相,此事雖然證據確鑿,但還真說不上是孟達的罪過,現在主公正是用人之際,我也不想節外生枝,希望幼常守口如瓶,此事就當做從來沒有發生過。”
馬謖並沒有說話,只是點了點頭。因為他知道諸葛亮的心裡不好過!
當初獲得真相以後,他也設身處地替諸葛亮設計了一番,如果不利用手中的權利公報私仇,還真拿擁有四千餘部曲的孟達沒有辦法。
就算是公報私仇,也不是幾天的事情,要慢慢設計,才能讓孟達陷於不忠不義的泥坑,然後名正言順地報仇。
這樣一來,很有可能造成劉備集團內部的不和,帶來不可預知的損失。
諸葛亮不敢冒險,只能以大局為重,暫時放棄私仇。
馬謖對諸葛亮的品德非常敬佩,他也暗暗警惕,不能因私廢公,更不能公報私仇。
馬謖在夢中世界雖然只是學生,但知識面和眼界超前,縣令的那份工作根本就難不住他。
他破案的手段層出無窮,就是那些有心人故意給他挖的坑,也被他一一破解,在成都漸漸名聲鶴起。
馬謖政績突出,就彰顯出諸葛亮用人得當,有知人之明。
而劉備和法正,因為當年與諸葛亮的意見相左,雖然並沒有人說他們做錯了什麼,但他們心裡還是有一個疙瘩。
法正大事認真,但不拘小節,加上江湖氣息重,快意恩仇,難免被人詬病,劉備和法正在一起,反而更加自在。
諸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