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章 馬氏五常(2)

劉表用這些郡縣空出的官位,大肆籠絡荊州的各大世家,因為世家大族的大力支援,荊州的局勢一下子就穩定下來了。

馬家還是因為人才凋零,人力和財力都略顯不足,並沒有家族子弟得到劉表的任用。

劉表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就控制了除南陽郡外的荊州七郡,屯兵襄陽,以觀時變。

劉表作為荊州牧,在荊州亂象已現之時,能招誘有方,威懷兼洽,令境內的賊黨豪強亦可以為其效用,荊州從此萬里肅清,群民悅服。

馬族長沒有了官身,能夠專心在家調教兒子,五個兒子慢慢長大,個個能力非常出眾,“馬氏五常”的才幹,名聞鄉里,影響越來越大。

因為天下大亂,軍閥到處征戰,名不聊生,而荊州在劉表的治理之下,治安狀況良好,百姓安居樂業,是一片淨土。

那些戰亂之地,如關西、兗州、豫州等地,來投靠荊州的學者,就有上千人之多。

劉表對他們都能加以安撫賑贍,學者們受到了資助,能夠安下心來做學問,亦能得到保護。

由於荊州境內界群寇已被肅清,四境安寧,劉表於是開立學官,博求儒士,又命綦毋闓、宋忠等學者撰寫《五經章句》。

也有一些有名的學者,開館授徒,其中最為著名的,自然是以龐德公為主,有黃承彥、司馬徵等諸多名士參與的鹿門書院。

馬家是一個大家族,除了田產頗多,也有涉足各行各業,馬良他們兄弟五個,可以說各有所長,在家族已經成為骨幹。

馬謖和馬良,還是在求學期間,其他三個兄長,早都已經在馬家獨當一面,馬謖父母,都是年近花甲之人,基本已經不大管事,開始頤養天年。但馬謖父親的族長身份,卻還沒有傳承下來。

馬謖的大哥已經年過三十,在馬家的威望也算不錯,已經具備接掌族長的資格,按道理是可以名正言順接任的,但馬謖父親卻一直不肯交權。

本來,馬謖父親對大兒子馬文的期望很高,兒子的道德文章,是他親手教匯出來的,也算是出類拔萃的。

馬文得到了家族的重點培養,在當地也是好評如潮,被舉為茂才的希望很大。

但馬伯常十四歲以後,不知道是為了分擔父親的辛勞,還是因為個人的興趣愛好,他對鑽研那些空洞的學問、博取名聲和出仕並不太熱心,不肯再鑽研學問,反而對家族的農事特別上心。

剛開始的時候,他就是想替父親分憂,主動打理家族的田產,經常和佃戶們一起下地勞作,對糧食、蔬菜等農作物的種植特別感興趣,而且天分很高。

他從那些老農那裡,學來的種植方法,他有知識的優勢立馬顯現出來,他結合書本知識,經過改良以後的種植方案,農作物的長勢更好,產量更高。

因為馬伯常參與家族田產農作物的種植,馬家的糧食產量穩步提升,族人對馬伯常的能力非常認可,他在當地也漸漸有了不小的名聲。

馬謖父親雖然不喜馬伯常專心農事而耽誤了學業,經常訓斥督導,但也無濟於事。

重農抑商,是朝廷定下的基本國策,各級官府重視農業、以農為本,限制商業的發展,因而課農也成為考核地方官員政績的一項重要指標。

漢代實行的三老制度,三老主要是掌管教化鄉里,對那些鄉農們來說,所謂的教化,除了禮教和道德規範,主要就是課農了,鄉里推舉的三老,大都是需要知農事的,否則,也難以服眾。

漢代對三老的推選,有明確的規定:一是年紀在五十歲以上,二是個人德行能作為民眾的表率。同時規定每鄉的三老只限任一人,縣三老也限任一人,而且必須從鄉三老中挑選。

馬伯常雖然只有三十歲出頭,因為在農事上的經驗豐富,被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