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盛如此一說,孫權感覺有點為難。
其實,孫權還是能夠知人善任的!
無論是周瑜、魯肅這些年長自己的軍中宿將,還是呂蒙、陸遜這樣的後起之秀,他都能夠放心大膽地使用,從來沒有干涉過他們的戰略戰術,這才有赤壁和夷陵之戰的大勝。
這次用徐盛為帥,他認可了堅守不出的策略,孫權本來是不想橫加干涉的。
但現在江東的局勢不太妙,可謂內外交困。
外有曹丕大軍壓境,內有鄱陽大帥彭綺作亂。
彭綺雖然兵馬不多,但在當地影響可不小,打的當地各大世家閉門自保。
孫權得到訊息以後,第一時間派周魴前去擔任潘陽太守,與胡綜一起領兵配合平叛。
孫權派胡綜、周魴人前去平定潘陽彭綺的叛亂,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胡綜(183年-243年),字偉則,豫州汝南郡固始(今安徽省臨泉縣)人,擅作辭賦。
他少年避難江東,十四歲時在孫策屬下做門下循行,在吳郡與孫權一起讀書,相處很好,可以說是孫權的總角之交,心腹中的心腹。
後來,胡綜從基層開始,陸續任職金曹從事、鄂長、書部從事等職,成為替孫權掌管機密事宜的心腹。
東吳將領晉宗棄吳降魏,胡綜曾經與賀齊一起前往平亂,生擒晉宗,他也因功加官建武中郎將。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孫權進封吳王后,封胡綜為亭侯。
周魴,字子魚。吳郡陽羨縣(今江蘇宜興)人。
周魴年少時好學,被舉為孝廉。歷任寧國縣長、懷安縣長、錢塘侯相。
在錢塘時彭式作亂,周魴僅用本部數百軍馬,在一月之內,便擊潰數千叛軍,斬殺叛賊首領彭式及其黨羽,因而升任丹陽西部都尉。
孫權可謂知人善任,這兩人雖然都不是什麼名將,但都有豐富的地方政務工作經驗,而且在平叛方面,都有過人之處。
在孫權看來,這兩人聯手,強強組合,對付彭綺的烏合之眾,應該趕在曹丕大軍到來之前,就能平定叛亂。
這才是他準備與曹丕大軍隔岸相持的底氣所在!
誰知道,事與願違,孫權派出平叛的兵馬尚未達到潘陽,而彭綺卻已經攻佔了潘陽的屬城。
彭綺手下的軍隊,原來只有數千饑民,軍隊缺乏訓練,糧草嚴重不足,本來不足為患。
潘陽當地世家的私兵,只要稍微聯合,就能夠輕易守住屬城。
等到胡綜、周魴兩人本部精銳兩千餘人到達,糧草不濟、無險可守的彭綺叛軍將不戰自潰。
誰知道,因為司馬懿的暗中操作,潘陽的世家大族,不約而同採取了明哲保身的態度,手下私兵只是堅守自己的塢堡,對彭綺的叛軍置之不理。
特別是在司馬懿派出的細作的配合下,甚至有不少世家暗中配合彭綺,兵不刃血佔領了潘陽屬城。
進入潘陽城的彭綺,糧草充足,裹挾潘陽青壯數萬,據城而守,並開始練兵。
周魴和胡綜,兩人分進合擊,加起來也只有兩千餘人馬,雖然號稱精銳,但在短期內攻陷有數萬人守城的叛軍,根本不可能。
很快就兩個多月過去了,孫權接到的訊息,還是潘陽城還在彭綺手中。
眼看曹丕的大軍要到廣陵,孫權有些沉不住氣了!
如果潘陽叛賊不能快速平定,自己的主力又與曹丕的大軍隔江對峙,這兩線作戰的壓力,已經讓孫權不堪重負。
這還不是孫權最擔心的,他害怕的是曹丕在荊州開闢第二戰場,孫權將面臨三線作戰的不利境地。
雖然荊州有陸遜坐鎮,以他的能力,早就防備曹丕進攻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