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坐擁長江天險,有著當今無敵的水軍,因此,他守住長江防線並不難。
但真要渡過江,和有騎兵野戰優勢的曹軍在平原上決戰,難度還是不小。
如果孫權只佔住一兩個城池,想要在淮南站住腳跟,然後與曹操逐鹿中原,還是有些力不從心。
這次因為曹操西征,兵力空虛,一時半會沒有援軍趕來,孫權又得到了一個以眾擊寡的機會,這次他可不想和上次赤壁之戰一樣,無功而返。
孫權作為最高統帥,也想抓住這個機會,表現自己的軍事才能。
他自稱是孫武子之後,從小熟讀孫子十三篇,就按照孫子兵法“十則圍之”的原則,派大軍把合肥城團團圍住。
並按照呂蒙的建議,派呂蒙、甘寧的等人,領軍清除曹軍周圍的據點,斷絕合肥守軍與外界的聯絡,想要讓曹軍因膽寒而棄城,從而不戰而勝。
曹操上次班師前,留下張遼、李典、樂進三員大將,但軍隊卻只有七千多人。
合肥城雖然堅固,但如果孫權不給曹軍喘息的機會,就算是拼消耗,也能在半個月內耗光張遼等人的兵力。
儘管是據城而守,但要頂住孫權十萬大軍的進攻,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出征張魯之前,雖然是乘孫權和劉備在荊州對峙之時,但曹操也料到孫權必定會乘虛而入,就派護軍薛悌送了一個錦囊妙計給張遼,外面寫著“賊至乃發”
果然,聽到曹操西征漢中的訊息,孫權與劉備不謀而合,都同意和談,以平分荊州作為條件,兩軍撤退。
按照約定,劉備揮師漢中,而孫權則率十萬人北至陸口,出征合肥,想要全取淮南,開啟北上的通道。
張遼在合肥城被孫權圍困,眼看就要被掐斷與外界的聯絡,形勢已經非常危急,便開啟曹操送來的錦囊妙計。
在錦囊中,曹操只有簡單的幾句話,就是安排張遼、李典兩位將軍出戰,樂進和護軍薛悌守城。
說是錦囊妙計,其實並沒有是實質性的內容,因為敵我兵力懸殊,如此簡單的安排,各將都對此安排感到疑惑,不太贊同。
只有張遼領會到了曹操的意思,就對眾人解釋道:
“丞相遠征在外,等到他派出救兵來到合肥,所謂孤城難守,孫權肯定已經打破城池。是以,丞相讓我和李典將軍出擊,是要在孫權還沒有完全合圍之時,出其不意,逆擊孫權的陣營,折其盛勢,以安守城將士之心,然後才能守住城池。成敗之機,只在此一戰,諸君還有什麼可以懷疑的?
李典深通兵法,一向與張遼不睦,他雖然認同張遼的看法,但還是沉默以對。
樂進見李典不語,情知兩人又在暗中較上了勁,便打圓場道:
“賊眾我寡,難以迎敵,不如暫且堅守,以待時機。”
張遼一見沒有人願意支援自己,慨然道:
“你等皆是私意,不顧公事。我決意率軍出城迎敵,決一死戰。”
便要左右侍衛備馬,準備獨自前去整軍。
李典一見張遼不顧自身安危出城迎敵,深受感動,也站起來說道:
“將軍如此不顧個人安危,我李典豈敢以私憾而忘公事?願聽將軍指揮。”
張遼大喜,讓李典領軍接應,他自己在軍營中招募勇士,得到八百人,殺牛犒賞軍士,準備明日突襲孫權的軍營。
夜間領兵出城,天亮的時候,張遼披甲持戟,身先士卒,殺死孫權部下數十人,斬二員大將,衝開了孫權的營地。
張遼大呼自己的名字,領八百人衝入孫權的軍壘,到達了孫權帥旗下。
宋謙、徐盛都抵擋不住張遼的神勇,部下軍士大亂,四處逃竄,眼看就要演變為一場大潰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