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山谷蜿蜒彎曲,形似的長蛇,我們都叫他盤蛇谷。出了此山谷,就是前往三江城的大路。”
諸葛亮帶頭走進山谷,穿過山谷出來以後,他非常高興的說道:
“此地是上天賜給我的戰場,此戰必能功成!”
在諸葛亮檢視地形期間,馬岱、王平等也沒有閒著,他們幾個將領,輪流率領數千軍馬,到桃花江碼頭邀戰藤甲兵。
兀突骨雖然小勝一場,但他也發現蜀軍戰鬥力非常強悍,領兵的將領能力也很強。
蜀軍將領只有兩千兵馬,在自己一萬藤甲軍的追擊下,還能全身而退,讓兀突骨有了警惕之心,也是他鳴金收兵的原因。
自己最得力的兩名手下土安和奚泥,無論是武功還是領兵才能,都不如蜀軍的這位先鋒大將。
孟獲曾經說過,諸葛亮詭計多端,慣用埋伏、火攻等計策,而藤甲兵的藤甲,最怕的就是火攻,這引起了兀突骨的警惕。
這次戰鬥,雖然藤甲兵大佔上風,但兀突骨還是小心翼翼,放棄追殺蜀軍敗兵。
回去以後,因為這一場小勝,藤甲兵士氣高漲,軍心可用!
兀突骨統計了一下戰果和戰損,雖然沒有折損兵力,還得到了一百幅刀牌裝備,但有近兩百副藤甲被損毀,這讓他非常心疼。
對兀突骨來說,他的損失比蜀軍還大。
因為他烏戈國並不缺蠻兵,只要有裝備,他出動十萬兵力並不難,而士卒們慣用的藤甲,他總共就那兩萬套,短期內根本沒有辦法補充,壞一套就少一套。
所以,他也很不願意與蜀軍硬拼,就制定了防守反擊的戰略,並不急於與蜀軍決戰。
除了第一天親自領軍試探蜀軍虛實,連續三天,兀突骨都沒有派兵渡江和蜀軍作戰。
兀突骨穩坐釣魚臺,孟獲卻有些坐不住了!
他害怕兀突骨一直這麼耗下去,還真有可能把蜀軍給耗走!
孟獲不好意思自己出馬催促兀突骨出戰,卻讓帶來洞主每天到兀突骨面前哭訴,希望他能派藤甲兵出戰,多殺一些蜀軍將士,給朵思大王、木鹿大王報仇。
兀突骨被帶來洞主磨得沒有辦法,答應派兵渡與蜀軍交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