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0部分

,直到五一才返回沖繩島,因為在日本五一期間是一個假期比較密集的黃金週。4月29日是“昭和日”,5月1日是勞動節,2日是星期日,5月3日是“憲法日”。4日是“綠色節”,5日是“男孩節”。前後挪騰倒休,各個企業機構都要放假一個星期左右的。而這個“黃金週”最後一天就是5月5日的“男孩節”,它來源於中國的“端午節”。

日本的粽子是平安時代從中國傳入的,當時在皇宮中過端午節時首先作為一種供品來使用,後來從關西地區傳向全國。日本的粽子皮不像中國那樣單調,而是有白茅、竹葉、蒿葉等等的。所以。日語裡又稱粽子為“茅卷”。

其中有一種“光秀粽子”很是有趣,據說是戰國時代群雄爭霸,首領織田信長眼看著即將統一全國,誰料手下大將明智光秀叛變,功虧一簣。傳聞明智光秀奪得天下後。久盼援軍不到;心中焦急,把進獻的粽子連皮帶餡全部吞食。百姓知道後,認為此人缺乏沉穩的王者氣概。果然光秀政權僅僅持續了十來天就倒臺了,被後世嘲笑為“三天天下”。光秀當時吃的是用竹葉包的白粽子。其後,日本京都的糕點匠將其點心化,才有了今天的日本粽子。正因為這樣,日本許多“和果子”店裡面至今已經把粽子當作日本的傳統糕點來銷售了。

日本江戶時代,把用梗米做的粽子叫做“御所粽”、“內裹粽”,主要供皇宮和幕府食用,把用黏米做的粽子叫做“飴粽”。地方上還有把山茶花根燒成灰,放到黏米里面做成的粽子,叫做“朝比奈粽”。同時,日本還有根據粽子不同形狀而叫的“錐粽”、“菱粽”、“筒粽”、“飾粽”、“秤錘棕”,盼望男孩子吃了以後健康成長的“百索粽”、“九子粽”等等。

與中國不同的是,日本在過端午節的時候,小男孩要玩一種“菖蒲打”的遊戲。在日語裡面,“菖蒲”與“尚武”是諧音,端午節也就漸漸成為一個尚武的節日,備受武士階層的推崇。當時,家中有7歲以下男孩的,過端午節的時候都在戶外立幡,裝飾甲冑人形。以後又用鯉魚旗代替了幡,藉此希望男孩子有出息、能發跡,將來做到“鯉魚跳龍門”。這種活動需要勇猛,對後代充滿“力”的傳承與希望,自然與男性有關,相對於三月三日女兒節,端午節就這樣被日本人演變成為男孩子的節日了。1873年,日本明治政府宣佈廢除農曆以後,端午節也就從農曆的五月初五日改為公曆5月5日。戰後,日本政府把5月5日定為“男孩節”,作為一個全天放假的固定節日。

越是懸掛大的“鯉魚幟”,就說明這個家庭對男孩抱有的希望越大,男孩也會藉此更加成長。還好,我今天已經如願,兒子沒有辜負父母的一片期望。話說回來,這一天,日本還有人家為男孩子購買身著古代盔甲的“武士人偶”和武士用具擺放,藉此祝願孩子們健康成長。伊達政宗、武田信玄、直江兼續、上杉謙信等日本戰國時代的武士人物形象做成巧克力出售。

雖然唐寧家裡只有一個女兒,沒有兒子,過不了男孩節,但他還是敏感的發現了其中的一個商機,那就是在後世大名鼎鼎的鐵臂阿童木。(未完待續。。)

第二百二十六章 阿童木

其實唐寧的靈感是來自於他的小女兒珍妮,這天過男孩節,唐寧感覺自己閨女可能會覺得有些冷落,便決定去陪陪她,結果看到小丫頭正一本正經的捧著一本漫畫看得有滋有味的,這讓唐寧有些好奇,才四五歲的小丫頭能看懂什麼漫畫,於是湊過去一看,頓時恍然大悟,原來她看的是鐵臂阿童木,當然了,這是中文名,他的日文名叫做鐵腕アトム,てつわんあとむ。

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