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前幾次戰役相比,e集團軍突圍的時候,戰場範圍更廣,而且東北軍主要集中在兩條防線上,在造甲城與寧河之間大約有四十公里的空白區,在這一區域裡,只有少數民兵與游擊隊,沒有東北軍的正規軍。
這一區域,正是接應e集團軍的理想地點。
正是如此,十七日凌晨,帕特里奇給第一零一空中突擊師下達了一道命令,即立即結束在北線戰場上的作戰行動,出動全部直升機,將e集團軍的官兵接回來。當然,首先接走的肯定是美軍,而且是傷員。
當時,空中救援行動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e集團軍過早被擊潰,大部分作戰部隊都以營為單位分散突圍。雖然部分部隊在突破了第三十九集團軍的防線之後,再次會聚,但是每股部隊的規模都不是很大,而且分散在整個戰場上,所以組織空中救援行動的難度很大,幾乎佔用了美日聯軍的全部指揮資源。
不管怎麼說,把四萬多美國大兵救出來才是最關鍵的事情。
發現大批美軍直升機出現在戰場上之後,羅耀武立即猜出了帕特里奇的意圖,隨即命令第三十九集團軍放棄造甲城防線,協助第二十七集團軍,全力追擊潰逃的美軍,儘量阻止美軍乘直升機逃走。
這也是羅耀武在這場大規模反擊戰中下達的最後一道作戰命令。
在兩個主力集團軍、四個新編集團軍的全力追擊下,美軍的空中救援行動進行得並不順利,很多分散突圍的美軍在救援到達之前就向東北軍投降了。只不過,當時也有不少美國大兵藉此逃了出去,而且主要是急需救治的傷員。
''
第八十三章 量力而為
第八十三章量力而為
不可否認,在e集團軍潰散之後,羅耀武確實動過繼續反擊的念頭。
當時,羅耀武至少向葉振邦提出了這個想法,即利用東北軍掌握主動權的機會,調遣主力部隊北上,圍殲不知進退的c集團軍。只不過,這僅僅是個想法而已,在與葉振邦分析了戰場局勢之後,羅耀武就不再想這個問題了。
以當時的情況,圍殲c集團軍不是辦不到,而是難度太大、風險太大。
從當時的戰場局面來說,如果要圍殲c集團軍,羅耀武至少得讓第二十七集團軍、第三十九集團軍與第六十五集團軍火速北上,協助第四十集團軍作戰。因為第四十集團軍已經在天津北面的防線上消耗了幾乎所有兵力,打到二月十七日的時候,該集團軍還能作戰的官兵只剩下了五千多人,而且個個帶傷,協同作戰的三個新編集團軍的情況也很糟糕,剩下的戰鬥人員加起來還不足一萬人。
可以說,如果不是c集團軍無心繼續進攻,而且第四十集團軍得到了民兵與武裝平民的全力支援,加上第十五集團軍控制著補給線,恐怕在e集團軍潰散之前,第四十集團軍就將崩潰。
受此影響,在必要的時候,羅耀武還得讓第十五集團軍火速南下。
雖然對第十五集團軍來說,南下不成問題。在指揮山區防禦戰的時候,黎衛東充分利用了熟悉地形環境的民兵與游擊隊,第十五集團軍只起到了支撐作用,戰鬥損失並不大,官兵的精神狀態也非常理想。但是其他幾個集團軍的狀態就很不理想了,南面的三個主力集團軍均已疲憊不堪,幾乎所有官兵都是靠意志在支撐。比如在e集團軍潰散後,很多第三十九集團軍的官兵直接倒在戰壕裡昏睡了過去,搞得在羅耀武下達了追擊命令之後,戰地指揮官不得不用鳴槍報警的方法把士兵喚醒。
不管怎麼人,人的精力與體力都是有限的,鐵打的兵都需要休息。
可以說,讓部隊始終在極限狀態下作戰,是一件非常冒險的事情。這不但會增大部隊的戰鬥傷亡,還會對官兵計程車氣產生影響。
更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