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3部分

讓他們認識到富裕但不強大的日本不是受人尊重的國家,只有強大的日本才能在世界上獲得一席之地。這件事也對日本的內外政策產生了重大影響,出兵伊拉克、參與亞丁灣護航行動、積極參與半島事務、在東南亞地區展開攻勢外交,都與之有關。

從根本上講,這些都在為具有決定性意義的行動做準備。

這就是一場戰爭,一場必將改變日本與西太平洋格局的地區戰爭。

雖然這是一場由美國主導的戰爭,但是隻要把握得當,日本也能從中獲得夢寐以求的國家主權。

政治上,日本只並了一個條件,既在戰爭期間組建正規軍。

雖然美國並沒積極宣揚這件事情,甚至在正式場合從未主動提到這件事情,但是日本當局把話說得非常透徹,只有一個健全的日本才有權介入大規模地區戰爭,也才有理由讓日本軍民為之賣命。

政治立場決定了日本的軍事態度。

相對而言,反而是臺灣當局不好對付。

不管怎麼說,臺灣是這場戰爭的最大輸家。如果不是美國及時介入,就算臺灣不會在一週之內輸掉戰爭,也挺不過一個月。

敗軍之將,何以言勇!

從道理上講,臺灣當局沒有討件還價的資本。

可惜的是,美國不想打地面戰、至少不想一開始就捲入地面戰爭;日本在短期內最多動員兩個師,只能擔負一個方向上的作戰任務;不管臺軍的表現多麼令人不滿,仍然撐起了半邊天。

軍事上如此,政治上也是如此。

臺灣當局是美日介入臺海戰爭的政治載體,如果這個仍然得到二十多個國家承認的政權煙消雲散,《美臺關係法》就沒有執行物件,美日的軍事行動不但失去了合法性,反而會被視為對一個主權國家的軍事入侵。

沒有日本,美國可以單獨打這場戰爭。

沒有臺灣,美國連打這場戰爭的理由都沒有!

美國捲入臺海戰爭不是為了兩千萬臺灣人的自由與民主,而是為了幾家銀行、十幾家能源企業、幾十家軍火公司、幾百萬從業工人。以及幾百名政客。

因為臺灣當局堅持要在聯合司令部擁有一席之地,還得在日本之上,所以經過十多天商議,帕特里奇不得不按照白宮與五角大樓的泣總司令與參謀長!外設一個副司令,並且將臺島出刀濺淵北兩大戰場,由臺軍指揮南面戰場的地面戰鬥、日軍指揮北面戰場的地面戰鬥,美軍統一指揮全域性。

8月口日夜間,五十四軍發起進攻的時候,帕特里奇正透過影片電話與日本的服部留名中將、臺灣的童少卿上將商討成立聯合司令部的最後幾個問題。

訊息傳到後,三人都同意休會十五分鐘。

帕特里奇沒有耽擱一點時間,通訊參謀切換頻道後,他透過電話徵詢了參聯會主席加布裡埃爾上將的意見。

這位德高望重的陸軍上將把話說得非常明確,當務之急是成立聯合司令部。

帕特里奇不是笨蛋,知道加布裡埃爾的意思。只有儘快成立聯合司令部,才能理順指揮關係,也才能如臂使指般的調動日軍與臺軍。

只不過。身在前線的帕特里奇更加清楚戰場情況。

加布裡埃爾一再強調儘快成立聯合司令部,不僅僅是為了理順指揮關係。

捲入臺海戰爭之前,奧康納在白宮的決策會議上強調了把戰鬥傷亡控制在合理範圍之內的重要性,並且要求各級指揮官都得重視這個問題。這很好理解,奧康納宣佈美國將出兵介入臺海戰爭之後,美國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朝鮮戰爭,然後是越南戰爭,而這兩場戰爭奪走了十多萬美國大兵的生命!

要想控制住傷亡,就要避免捲入地面戰爭,至少得儘量晚的捲入地面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