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部分

門峽水庫是我們的前人想做而未做成的大事,它也是新中國社會主義建設中的一項偉大工程,這種對國家對人民都會帶來極大利益的工程,必 然遭到反革命分子的極端仇視。他們會千方百計地製造各種謠言,陰謀破壞治理黃河工作。對此,我們的移民工作必須進行嚴格的資格審查……”

根據渭南地委的安排,華陰等縣部分村社將移民寧夏。為了給移民寧夏創造條件,各縣都以村成立了先遣隊。地委檔案規定:“先遣隊員必須以黨團員、積極分子和 貧下中農為主要力量,吸收部分表現較好,條件成熟的上中農。嚴格禁止地主、富農、管制分子或他們的子女和直屬親戚進入先遣隊。在移民過程中,對他們,要嚴 格管制和進行秋風掃落葉般的鬥爭”。

結合本縣實際情況,華陰縣還規定:願意參加先遣隊的村民以社為單位報名,然後村裡討論,報鄉政府進行政審,最後由縣政府批准。

踴躍的報名在“積極分子動員大會”後的第二天就開始了。義升村第一個報名的是劉懷榮——本來,按政策規定,報名應“本人通,全家通,全社通”。可劉懷榮未 與家人商議就纏著村幹部硬要把全家11口人的名字全部報到赴寧夏先遣隊。村幹部說,先遣隊不要老人小孩和婦女。劉懷榮說,我去總可以吧!他們第二批去。村 幹部勸他,“你一家老的老,小的小,可要三思,一下子把十幾口都遷去,就不留條退路?”劉懷榮兩眼一瞪,“支援國家建設還留什麼退路!”

這件事經華陰縣委宣傳部那幫筆桿子一提煉,劉懷榮很快就成了移民寧夏的典型。“典型”的事蹟馬上配合庫區移民的大局四處流傳——那些日子裡,縣、鄉幹部們 起早貪黑地騎著腳踏車,穿梭於各村社,不斷把劉懷榮這樣的動人故事以通報、報告會等形式傳遞給本縣或大荔、朝邑等縣年輕的積極分子們,然後,又把大荔、朝 邑等縣積極分子的故事蒐集給華陰的積極分子。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以來,一直同劉懷榮等人一起鬧移民返庫的原朝邑縣嚴莊鄉新東市村的趙德龍也學著劉懷榮當了一回移民先進。1956年,趙20歲,是全家 10口人的頂樑柱——他的奶奶70多歲,父親患嚴重胃病,母親是個瞎子,六個弟妹都還年少,像這樣困難的家庭連鄉幹部也不同意他參加先遣隊。但幾次動員會 後,趙德龍熱血沸騰了,去先遣隊報名被拒絕後,他找到鄉長劉懷兵嚷嚷:“我是共青團員,為什麼不讓我參加先遣隊?”好心的劉鄉長勸他說:還是好好照顧家人 吧,先遣隊少你一個沒什麼,但你這個家少了你就更困難了。

趙德龍認為劉鄉長不支援自己建設新寧夏,又去鄉黨委書記雷步懷那裡纏,鄉里“磨”不過他,只好同意他參加先遣隊。五十多年過去了,回憶這段歷史時,趙德龍 仍然十分得意,“我是全鄉第一個報名的!”

全鄉第一個報名的趙德龍和劉懷榮一樣上了縣裡的簡報,他們“克服家庭困難建設新寧夏”的事蹟在庫區家喻戶曉……

據劉懷榮回憶:那段時間,幾乎天天都能聽到一些激動人心的先進事蹟。什麼義和村只分了30個先遣隊員名額卻有**十人爭著報名呀,什麼楊村某婦女要求和丈 夫共赴西北呀,什麼父子兄弟爭著報名當先遣隊的事蹟和妻子勸丈夫踴躍“建設新寧夏”的典型人物不斷在渭河平原上傳頌,激勵著更多的人上演繹出了更多更動人 的故事。

劉懷榮解釋說:那時,人們響應政府號召的積極性是真實的,大家要一心支援三門峽電站建設的熱情也是真實的。但大家的積極性和熱情也有因形勢所逼而不得不表 現的成分,你不表現就顯得落後,就會被人瞧不起,就會有人懷疑你不支援社會主義建設。那個年代,如果有誰給人留下這樣的印象,那他離倒黴的日子就不遠了。

南洛鄉義和村的那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