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2部分

大壩的“檔案”

兩院院士潘家錚在《千秋功罪話水壩——三門峽工程的故事》一書中說:每一座建成或譭棄的水壩,都是一座紀念碑,只是有的碑上記載著人類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豐功偉績,有的卻留下大自然報復人類的痕跡。

按照這個說法,三門峽大壩是座什麼性質的紀念碑呢?

對於三門峽水庫的是是非非,也許我們只有套用“讓後人去評說”那句話。

我們需要了解的只是三門峽水庫的修建過程。根據河南、陝西有關政府部門對三門峽水庫的檔案記錄和 weihuanwei 的《三門峽工程歷史決策記實》、梁相斌先生的《三門峽水庫是怎樣上馬的》及《三門峽大事記》等記事作品和史料,我們可以三門峽水庫“復原”一份這樣的“年志”:

●1949年:第一份提案被否決。

1949年6月16日,華北、中原和華東三大解放區成立了治理黃河的統一機構——黃河水利委員會(黃委會)。

1949 年8月,一份建議《治理黃河初步意見》呈交到了當時華北人民政府主席董必武之手。該檔案主張在三門峽建蓄水水位350米的大壩,“以發電、灌溉、防洪為開發目的”。意見的主要起草者王化雲,後來成為黃委會的一把手。但當時的水利部在復勘之後,認為從當時國家政治、經濟、技術條件來考慮,不適宜在黃河干流上大動干戈。

1950 年3月26日至6月30日,黃委會首先組織查勘隊,以吳以教任隊長、仝允杲、郝步榮任副隊長,查勘了龍門至孟津的黃河干流段,特聘請馮景蘭、曹世祿兩位地質專家參加三門峽、八里衚衕和小浪底三處壩址的考察。透過查勘肯定了三門峽壩址。以往中外專家一直對八里衚衕壩址評價較高,都認為是黃河中游的優良壩址,經過這次查勘後,證實了八里衚衕雖有較好的地形條件,但地質條件遠不如三門峽,主要是石灰岩溶洞發育。對三門峽建庫方案,初步確定蓄水位為350米高程,以防洪、發電結合灌溉為開發目的。

1950 年7月,水利部部長傅作義率領張含英、張光鬥、馮景蘭和蘇聯專家布可夫等復勘了潼關至孟津河段,就黃河干流上修建防洪水庫問題指出:潼孟幹流段的防洪水庫應該是整個黃河流域規劃的一部分,黃河問題很複雜,應首先擬定開發整個流域的大輪廓,然後提前修建潼孟段水庫,以解決下游防洪的迫切需要。水庫宜分期修築,壩址可從三門峽、王家灘兩處比較選擇。

1951年,有不少人認為,以當時國家的經濟狀況和技術條件,在黃河干流修建大水庫有較大困難,於是提出從支流解決問題,主張在支流上建土壩,三門峽建庫方案歷經了第一個起落。

黃委會隨即對各大支流進行全面查勘,找到支流壩址數十處,但經計算發現:支流太多,攔洪機遇又不十分可靠,且花錢多,效益小,需時長,交通不便和施工困難等,仍需從幹流的潼孟河段下手。在這期間黃委會提出了“蓄水攔沙”的治黃方略,除開展大規模的水土保持工作外,關鍵是要修建一座大水庫。同時燃料工業部水力發電建設總局從開發黃河水力資源出發,也積極主張在幹流上建大型水電站,於是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峰迴路轉,被再次提出。

●1952:第二次提案及被否決。

1952 年5月,黃委會主任王化雲、水力發電建設總局副局長張鐵錚和蘇聯專家格里柯洛維奇等查勘了三門峽壩址,專家認為三門峽地質條件很好,能夠建高壩。而在這時,黃委會主張把三門峽水庫的蓄水位由1950年確定的350米高程,提高到360米高程,擬用大水庫的一部分庫容攔沙,以解決水土保持不能迅速發揮減沙效益的矛盾,儘量延長水庫壽命。為了解決水庫壽命和淹沒問題,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