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是什麼呢?以殺止殺嗎?”
朱燮元點頭說:“目前來看只有這樣,叛亂之所以發生是因為安邦彥和奢崇明等人自我膨脹,認為可以透過戰爭實現其野心。讓他們還有他們的族人老實下來的辦法有兩個,一是給他們好處滿足他們的**,二是讓他們感到痛苦和恐懼最後絕望。第一個辦法已經不可能,安邦彥和奢崇明一個要建國一個要獨立,連將軍丞相都封好了,就算我們同意皇上也不會同意的,對這些喪心病狂的人只有一個字就是剿!剿得他們生不如死他們自然會老實下來。”
朱燮元一番話說得擲地有聲很有氣勢,在場的人都無法反駁都認為說得有道理,加上誰也不是不敢殺人的軟蛋,於是一時之間靜了下來。高第一看著急了,爭來爭去還是沒爭出個名堂出來,給朝廷的迴文還沒有著落,大家都說服不了對方最後還得自己拿主意。這拿主意也不難,難的是必須要選得對,假如選擇錯了自己的主要責任是跑不了的。
不過高第也不是隻知道為難的人,他想了想說:“我看這樣好不好,張總兵和趙總兵商議個緩緩圍困的方案出來,朱大人和蔡大人商議個進攻的方案出來,最後我們兩相一比較優劣綜合起來行動你們看好不好?”
四個人聽高第這樣說,互相看了看點了點頭,四人分開坐到旁邊的兩張小桌子上去商議去了。高第讓營中文書給四人記錄,自己端起茶碗喝了幾口然後長長地出了口氣,此時他才能清靜一下,一邊休息心裡一邊想著如何向朝廷寫回文才不會出岔子。
一會兒,雙方的方案都拿出來了,雙方的共同點是張靜安的三萬人和趙率教的三萬人互相配合,能夠防守好貴陽和遵義兩座城,沿線的十幾座堅固的兵站堡壘加上密集的聯合巡邏制度,能夠防守好兩城之間的四百餘里地。這是他們雙方意見的相同之處,也是唯一沒有爭議的地方。
在其他的考慮上,張靜安和趙率教的主意是讓原來在張靜安處培訓的五千人去永寧,跟川軍配合進軍鎮雄,因為防守在永寧的川軍人數要多些,再增加五千新銳去鎮雄站穩腳跟應該沒有問題。在趙率教處培訓的一萬五千人全拉出去分段修建從遵義到銅仁再到湖廣省的常德,這條路原來也有但崎嶇難行,輕車要過都很難更不要說裝載大炮的重車。只要把這條路擴寬修平,北京來的大炮也好還是湖廣省的銀糧也好都可以源源不斷地運進來。
高第看了張靜安和趙率教的方案後不由得緩緩點頭,這路一修好就能快速運物資進來,有了錢糧武器不管是急攻還是緩圍都不在話下,可以說路一通就勝利了一大半。現在雖說是以五省的力量在平叛,但很多時候還是要靠貴州一省之力,只要安邦彥和奢崇明願意且作好準備,隨時可以切斷貴州和四川還有貴州和雲南的聯絡,只要把通往湖廣和廣西的路擴寬修平,安邦彥和奢崇明怎麼切也切不到身後來,束手就擒是指日可待的事。
高第放下張靜安他們的方案,拿起朱燮元和蔡復一的規劃看了起來,這兩位的規劃中張靜安和趙率教接過貴陽到遵義的防務後,節餘出來的四萬人就可以拉去佔領鎮雄和烏撒完成對安邦彥和奢崇明的徹底保衛。當包圍完成後就四面向中節節推進,遇到抵抗就地堅守由其他方向向中間壓迫,讓叛軍防左防不了右最後只得出來決戰,一旦雙方大規模決戰離勝利也就不遠了。
雙方看似都有道理,各人的方案體現了各自的觀點,不過高經略更有道理,他將雙方的方案綜合了一下。趙率教處培訓的一萬五千人拉出去修路不變,朱燮元說的節餘出的兩萬人透過永寧去鎮雄也不變,不過節餘的另外兩萬人不去烏撒和東川,讓他們輪流在張靜安和趙率教處訓練,這樣一來貴陽的安全才有保障,自身的安全始終是第一的。
253 急攻緩圍(下)
對高第的安排張靜安和趙率教覺得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