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靠這些沒有訓練的青壯就能打下來的,還得有訓練有素計程車兵帶領才行。
第二天張遼帶領大軍往雁門關緩緩而行,一路上不時有從周邊城池過來的軍隊,陸陸續續來了有三千餘人,現在各地官員都收到唐軍打敗匈奴和漢軍聯軍的事,知道天變了,忻州以後說不定就是唐軍的地盤,這個時候有唐軍來徵調部隊,都積極配合。
其中有個很儒雅英俊的青年將領引起張遼的注意,叫到身前問道
“你是何人?”
青年將領拱手回道
“末將劉仁瞻,雁門郡人士,本為雁門郡守將,前段時間收到朝廷命令,讓末將放匈奴入關,末將不從,被朝廷解除職務,閒賦在家,今日聽聞唐軍要攻打匈奴人,特來投奔!”
張遼哈哈大笑,隨便考校了幾個問題,發現對方對答如流,隨即驚訝了,有才啊,又深入交流一番,不禁對劉仁瞻更是喜歡,長的英俊,讀過書,甚懂軍略,還愛國,一腔熱血,張遼大喜過望,發現又給主動挖掘了一個人才,其實如果李旭在這裡肯定會認識劉仁瞻,劉仁瞻在五代十國可是有名的守城將領。
歷史簡:劉仁贍(900年-957年),字守惠。彭城(今江蘇徐州)人。五代十國時期南唐名將,南吳濠州團練使劉金之子。
劉仁贍年輕時略通儒術,好讀兵書,在江南頗有聲望。南唐建立初期,劉仁贍歷任右監門衛將軍及黃州、袁州刺史,屢建政績。南唐元宗即位後,累官武昌節度使,參與南唐滅楚之役,攻克巴陵。之後調任清淮節度使,鎮淮西要地壽州。淮南之戰期間,劉仁贍堅守壽州,多次擊退後周進攻,一度發起反攻。南唐援軍大敗於紫金山之戰後,逐漸孤立無援。
保大十五年(957年),劉仁贍病重,部下假借其名義投降。後周世宗對他的忠節大加表彰,拜官檢校太尉兼中書令、天平節度使。劉仁贍旋即病逝,年五十八。後周追封其為彭城郡王;南唐也加贈他為太師、中書令、衛王,諡號“忠肅”,後主時期改贈越王。《全唐文》錄有其文《袁州廳壁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