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販都知道他要造反了,因此很快就是廷尉帶著人上門。像這樣造反,除非上頭是聾子瞎子,否則的話,能成功才怪!
而宮中也是賄賂成風,公卿大臣給宦官塞點錢,打聽一點宮裡的事情是正常操作。還有一幫閒著沒事的公侯子弟,整日裡打聽宮裡那些事情,然後編成活靈活現的故事在市井流傳。要不然,像是劉恒生了背瘡,叫劉啟吮吸瘡口,結果劉啟直接吐了這事又是怎麼傳出來的!
遼國這邊雖說在長安也放了密諜,打聽長安的訊息,但是還真沒有將手伸到未央宮和長樂宮,因為委實沒有這個必要。真正機密的事情,也傳不出來,而不那麼機密的事情,很快長安城裡就人盡皆知了。
這種事情,劉恆也只能私底下處置,明面上劉恆只能是責罵了申屠嘉一番,申屠嘉也只能老老實實認錯,這個時候,傻子才會跟盛怒的皇帝分辨自家根本沒辦法接觸到龍城的訊息,那不是火上澆油嘛!
劉恆發了一陣子火,然後說道:“既然遼國那邊傳信說匈奴有可能大舉入寇,那麼諸位先議一議,匈奴最可能從何處入侵?”
群臣也有些頭疼,大漢疆域遼闊,原本這是一件好事,偏生也將國界線拉得極大,當初又因為戰亂的緣故,被匈奴趁機佔據了河套地區,這就讓關中暴露在了匈奴的鐵蹄下。左賢王那邊能夠威脅的就是原本的燕趙地區,而右賢王能直接從河套地區出發,直接威脅到關中。因此,之前要修建稜堡,朝廷就優先考慮了西邊,只是原本那裡距離遼東就有著相當長的距離,很多地方道路也很是崎嶇,因此,光是將材料運到西邊就耗費了許多時間門,期間門徵發徭役,也引發了不少不滿。很多時候,人是沒有感同身受之心的,漢室建立這麼長時間門,很多人並不以漢人自稱,大家還是習慣於說自己是關中人,關東人,齊人,趙人,蜀人。南邊的人是體會不到北地百姓對於匈奴人的切齒痛恨的,他們只會覺得,因為這事,自家不得不去北地服役,有的時候,若是跟匈奴對戰,還要額外徵收賦稅。若是有戰爭紅利,就像是遼國一樣,一場仗打下來,雖說消耗了許多財富,但是卻俘獲了大量人口牲畜,大家都能從中得益。
但是,大漢與匈奴敵對多年,耗費錢糧無數,卻沒見過什麼收益,北地軍民是同仇敵愾,因為他們是切身之痛,而其他地方就沒這個想法了,他們想的就是,這跟我有什麼關係,憑什麼我們要為此出錢出人出力!這也是為什麼漢匈之間門達成了和親協議之後,很長一段時間門,儘管匈奴還會不定時地找漢家麻煩,但是朝堂上還是和親派居多的緣故,因為和親花費少,大家捏著鼻子就認了,真要是打起來,未必打的贏不說,那真是流水的錢糧都打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