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8部分

那根又直又長一邊厚一邊薄的鐵條,本來是一把唐代的橫刀,那根又長又寬兩面薄的鐵條,則應該是一把陌刀。

而那柄彎刀,則明顯是一把阿拉伯彎刀,而且從鏽蝕程度來看,很可能是用花紋鋼製造的。

那種在中國國內幾乎絕跡的鋼鐵加工工藝,楊朔銘禁不住在心裡發出了沉重的嘆息。

他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他的時間,似乎並不那麼充裕。

“幫我多蒐集一下這些東西。”楊朔銘對身邊的騎兵戰士們命令道,騎士們立時散了開來。

此時,天空中突然出現了一架飛機,楊朔銘抬頭望去,認出了是自己的飛艇派來的“雀鷹”。

這架“雀鷹”在楊朔銘等人的頭頂盤旋了一圈後,拋下了一個亮晶晶的閃著金光的東西,然後便揚長而去。幾名中國騎兵則快馬加鞭向飛機拋下東西的地方奔去。

很快,一名騎兵找到了目標,將它撿了起來,然後調頭疾馳,將它送到了楊朔銘面前。

帕麗絲好奇的看著楊朔銘用熟練的動作開啟了這個漂亮的用黃銅製成的圓筒,取出了裡面的檔案,她注意到楊朔銘在看這些檔案的時候眼睛眨都不眨的專注樣子,不由得抿嘴一笑。

“是京裡有訊息了?”龍永華問道。;

“大總統選舉有結果了。”楊朔銘平靜的說道。

新疆,迪化,省政府行署。

“飛霞那裡有沒有訊息?”一位身著清式長袍頭戴瓜皮帽的老人看了看桌子上堆得厚厚一層的電報,問道。

“回大帥,還沒有。”一位文官恭謹的回答道,“楊鎮守使最近的訊息,是七天前發出的。”

“這小子,不是也想著在那裡娶一個哈薩克小老婆吧?”老人捋了捋下巴上稀疏的山羊鬍子,有些氣呼呼的說道。

“大帥說笑了。”一位同樣穿著長袍的人笑著說道,“楊鎮守使新娶未久,不會那麼幹的。倒是那位楊督辦,對女人似乎格外的有興趣。”

聽了他的話,被稱作大帥的老人不由得呵呵一笑。

“這個人色是色了些,但還是蠻有本事的。”

這位被稱作“大帥”的老人,便是新疆督軍楊增新。

楊增新字鼎臣,是雲南蒙自人,1864年3月6日(清同治三年正月二十八)出生。1888年中舉,次年聯捷進士。初署甘肅中衛知縣、河州知府,1900年任甘肅提學使兼武備學堂總辦。1907年入疆任新疆陸軍小學堂總辦,兼督練公所參議官。1911年升任鎮迪道兼提法使。中華民國成立後,被袁世凱任命為新疆都督兼民政長。袁世凱復闢帝制後,楊增新積極擁護袁世凱稱帝,並受封為一等伯爵。袁世凱死後,楊增新長期擔任新疆省長,直至今日。

楊主政新疆,先用以柔克剛的“和平談判”手段,取消在辛亥**中成立的伊犁臨時**政府,以新疆都督兼行伊犁將軍事;嗣後派兵擊敗俄國侵略軍,平息亂事,並改阿勒泰特區為阿山道,完成了新疆的統一。楊增新篤信老子“小國寡民”的政治思想,奉行“無為而治”的統治政策,統治新疆時,整頓吏治以“消患未萌”,裁減兵員,獎勵墾荒,做了不少有利民生的事業,但他同時又提倡封建迷信,阻撓興辦學校和傳佈科學文化,鼓吹“紛爭莫問中原事”、“渾噩長為太古民”,以閉關自守和愚民政策統治各族人民,使新疆地區各方面均停滯不前。他對於不時覬覦邊陲的外國侵略勢力,則折衝肆應,力求自保,維護了邊疆的和平。

楊增新長於權術,善辨風向。象在袁世凱去世,弘憲帝國覆亡後,楊增新就第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