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41部分

兵馬也無法來援。

僅靠城裡三萬士兵,和城中青壯,只怕守不住。

其實張超都不用強攻,決個堤,他們就得玩完。

午後。

終於有一騎士策馬來到城下,對著城上射出一封信。

太子承乾親筆手書的一封信。

“太子說他是來救災的。”

程名振一臉無奈。

楊弘禮看過後,也是嘆息。

這救災救到城下來了,不但帶來了米糧帳篷藥品等,還帶來了五萬大軍。

“太子的救災艦隊還不止這一支,還有一支艦隊同樣五萬人,已經從海上繞到北面入淮河了去救災了。”程名振說到救災兩字時,加重了語氣。

入淮河救災。

這是何等的臥槽。

“這明擺就是去抄他們的後路,進攻楚州山陽和盱眙兩城,甚至是可能去打泗州。”

山陽和盱眙都是揚州北面的楚州城池,都位於淮河南岸,同時也是運河河口。山陽是楚州州治,聯通長江和淮河的運河北端,正是在這裡入淮。而盱眙的北面,正是連線黃河、淮河的運河南端入淮河口的淮河南岸。

都是戰略要地。

現在南軍趁著洪水,直接就從海上入淮,繞北包抄。

這招太毒辣了。

“老天都不助我們啊。”程名振大嘆。

若不是這場洪水,揚州有三萬兵馬,朝廷後陸從淮北、河南等地抽調的兵馬還在陸續趕來,揚州能守,楚州一樣不好奪。

可現在,這場大水幫了南軍。

午後,風停雨歇。

張超親至城下。

“楊宣撫使、程大都督,開開門啊,我們是來救援揚州受災百姓的。”

楊弘禮一口老血差點噴了出來。

“張文遠,揚州的百姓自有朝廷救治安置,就不勞文遠你操心了。”

“楊公、程公,太子殿下聽聞揚州百姓受災嚴重,特意讓某帶了許多糧食、薪炭、帳篷、衣物、藥品等前來慰問,兩位怎麼能將我攔在門外呢,趕緊開門。”

張超一面微笑著對城頭上說,一面揮手,從船上運下來的大炮正在推過來。

第1268章 武才人

此時,在揚州的北面。

淮河入海口,太子承乾親自率領著一支艦隊正浩浩蕩蕩的駛入淮河。

艦隊前鋒,正是南海艦隊的李家坡分艦隊司令薛仁貴,他旁邊是分艦隊陸戰師長屠夫祝振東。

這次不僅五萬大軍繞海而來,後面還帶著一支很大的商船隊。這是由各大航運商號和許多海商船主們在監國朝廷、議會和商會的號召下,組織起來的。

攜帶著大匹的醫藥、糧食、衣服等救災物品,隨艦隊前來。

這一次南軍的大舉進軍,對外的稱呼是抗洪救災。

那些商品中,也有不少是南方各地百姓捐獻的,但大頭其實還是那些大商人們出的。

這次出兵之前,其實許多人反對此時出兵。

以楊師道為代表的一眾大臣認為,眼下大洪水,此時出兵,有趁人之危的感覺。而且洪災嚴重,出兵並不方便,尤其是大災之時往往會有大疫,萬一大軍染上瘟疫,就得不償失了。

可張超卻不這樣認為。

洪災恰是一個機遇。

百年一遇的大洪災,江淮流域都成了災區,無數百姓受災,甚至也導致了許多朝廷控制的地區,那些大小城池或受災被淹,或成了孤城。

這個時候,擁有著很強水師的南軍,正如得到了buff加成。此時出兵,打著救災名號,既能收攬人心,還能更加輕鬆的奪取城池。

至於說現在打下地盤,等於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