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2部分

飛馳過來,馬漸減,護住朝廷封拜禮儀的隊

伏波王李巖親自出迎三十里,一路相陪,馬鞭輕揚,指點如畫的草原,彩雲般飄過的牛羊馬群。

玉真公主不時斜膘著李巖。這還是那個白衣勝雪,用橫笛迎客的清俊少年麼?舉手投足,都有一股讓人迷醉的英雄氣。

第二日晌午,駐紮在漢陽堡的羽林騎,羽林武學生以旅為單位,站成方陣,他們沉靜肅穆。等待著伏波王封牙拜節,開府置官的時刻。

河西,隴右,兩鎮前來觀禮的文官武將俱著或緋或綠的官服,頭戴交腳蝶頭是武將,文官戴的是展腳幀頭。

朝廷節度使一般授予旌節各一,因為伏波王身兼兩鎮節度使,開牙建府,授予的是雙旌雙節,掌地方生殺予奪之權柄,封拜節度使的奉禮官也從八人增加到十六人。

午時零刻,冊拜儀式正式開始!

寧王走上校軍臺,面南背北站好,禮部侍郎賀知章朗聲唱道:“河西,隴右兩鎮文武,諸軍士。躬迎皇帝制文 ”

這種場合宣讀聖旨,是不用下跪的。下面的羽林軍校橫臂擊胸,“啪!”地一聲,整齊地行了個軍禮,臺上臺下的官員同時壓低了身子,躬身侯制。

寧王點了點頭,伸手接過禮部侍郎賀知章捧著的詔:“大唐開元十五年五月十五。皇帝制曰:國之大事,在戎在祀”

站在校軍臺下的封常清等身姿筆挺,心中默唸,男兒一生,封王拜節,當如伏波王也。

“天波府!”李巖聽到這兒。不由一愣,這是北宋還是大唐,自己被封為伏波王,負責大唐西北軍事,總判府事。下設長史,司馬,從事中郎,諮祭酒,主簿,記室參軍事,諸曹參軍事等官職。

一通封牙拜節的程式走下來。李巖早已是腹中空空,強撐著接過旌旗節杖,交給杜希望,郭子儀。然後。道:“兒臣李巖 受旌奉節 !”

整個。授節封拜的大禮完成,寧王趨前將李文革扶起,口稱:“伏波王請起!”

“寧王伯父,天波府備下薄宴,敬請賞光。”李巖微笑恭請,臉上並無少年得志的驕矜之色。

寧王是當今皇帝的兄長。本來該由他繼承大唐帝位,他卻極力辭讓,以當時的平王李隆基有平韋氏之功,應該繼承帝位。真真的是個老好人,李巖暗道,我以後會不會碰上這麼一位皇子呢?

皇帝李隆基牢記兄長的禮讓,與寧王關係融洽,友愛至深。

天波府擺下的酒宴,酒是蛟膽酒,菜有蛟龍肉,上座前,寧王出去洗手,伏波王李巖被玉真公主拉到一邊,悄聲告訴他:“巖哥兒。你送我的五十斤蛟肉,一罈蛟膽酒,我全送給了寧王兄。”

玉真公主是修仙問道之人,對延年益壽的東西這麼慷慨送人。李巖自然明白她的維護之意。一時激動,握住她的素手兒,凝望著她秋水般的眸子道:“姑姑,我拿什麼來補償你呢,蛟肉蛟膽酒還有些,這兒還有蛟珠,墨蛟甲,”

抽出李巖握著的手,玉真公主清麗的面容微微酡紅,用細不可聞的聲音央求道:“就在漢陽堡附近,給我建一座道觀吧。”

建一座道觀,就是璇臺玉謝。寶象珍金那種嗎?弄一些歌姬舞伎,讓玉真公主在河西的小日子過得滋潤。

為玉真公主花這麼多錢。李巖還是有些捨不得,怕惹出物議。,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6 腆 ,章節更多,支援作

210。 道袍下的風情

討拜大禮宗成,寧王專的時候,李巖又送了他五十斤蛟肉 蛟膽酒。黃精、鎖陽各十斤,禮部侍郎賀知章也是一樣的重禮,只不過數量減半。

對寧王這樣的富貴中人,他也不迷戀權位,能得到延年益壽的天材地寶,滿心喜悅地接受這個侄兒的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