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乾顯然沒有時間去德意志第二帝國,也不可能像雷德爾那樣,花上幾個月時間繞過大半個地球。
要知道,此時中國陸軍已經登上了日本本土,並且佔領了九州島南部地區。
登陸九州島的作戰行動在一九四一年一月八日開始,首先出動的是兩個陸戰師,在控制了登陸場之後,陸軍的作戰部隊在十一日開始上岸,並且在三天之後,攻佔了至關重要的日南港。
佔領日南港後,中**隊在九州島上站穩了腳跟。
要知道,在登陸作戰行動中,最關鍵、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登陸部隊上岸之後到攻佔第一座港口之間的這段時間。在此期間,登陸部隊只能夠依靠海灘陣地獲得物資,而且兵力都集中在灘頭陣地上。如果防禦部隊能夠抓住這個機會發起反擊,就能把登陸部隊趕下海,挫敗登陸行動。如果讓登陸部隊佔領了港口,運輸船隻就能直接在碼頭上卸貨,為登陸部隊送來各類作戰物資與武器裝備。到這個時候,防禦部隊要想擊敗登陸部隊,就不再是向灘頭陣地發起攻擊那麼簡單了,必須與登陸部隊打一場正規的地面戰,而且要在地面戰中擊敗登陸部隊。
顯然,防禦部隊在正規地面戰中擊敗登陸部隊的希望非常渺茫。
雷德爾到訪的時候,已經有十五萬中**人登上了九州島,而且陸軍已經取代陸戰隊成為主要作戰力量。
當時,中國陸軍正在向鹿兒島推進。
顯然,攻佔鹿兒島是中國陸軍登陸九州島之後,最為關鍵的一步。
原因很簡單,日南港只是一座漁港,不但吞吐能力有限,而且港灣的平均水深還不到五米,只能供五千噸以下的船隻進出,而且一次最多隻能讓四艘貨輪靠岸,卸貨的速度根本滿足不了作戰需求。
這些問題,在鹿兒島都不存在。
鹿兒島是九州島南部最大的港口城市,也是九州島上僅次於長期的第二大城市,其港口吞吐能力在日本排名第六。在一九三三年的中日朝鮮半島戰爭之前,鹿兒島還是日本海軍的主要基地之一。全文字無廣告鹿兒島海港的平均水深在二十米以上,可供任何艦船進出,而且有四條縱向深水碼頭,可以同時讓八艘以上的大型貨輪停靠,並且貫通九州島的鐵路線直接修到了港口裡面。
顯然,只有鹿兒島的海港能夠支援中**隊作戰。
也正是如此,在登陸成功之後,陸軍就開始向鹿兒島推進,甚至為此推辭了進軍長崎的作戰行動。
雖然地面戰爭由陸軍負責,但是海軍的任務也很艱鉅。
當時,海軍除了保證海運暢通之外,還得為登陸部隊提供支援與掩護,並且在陸軍向鹿兒島推進的時候,封鎖鹿兒島所在的海灣。更重要的是,日本海軍並沒有銷聲匿跡,當時還有包括“霧島”號戰列艦在內的十多艘大型戰艦能夠出海作戰,而這些戰艦就在九州島西面的瀨戶內海里活動。
從一九四零年十二月下旬開始,西太平洋艦隊一直在九州島南面海域執行作戰任務。
到二月份,情況終於有所改善。
在船塢裡躺了半年之後,中國海軍的三艘主力艦,即“山東”號、“山西”號與“河北”號(分別為“德夫林格”號、“呂佐”號與“興登堡”號)已經修復,在一月底就返回了海軍的戰鬥序列。更重要的是,這三艘主力艦在維修的時候,都進行了第二次現代化改裝,戰鬥力大大增強。
在第二次現代化改裝中,三艘主力都安裝了兩部雷達,一部是對空搜尋與警戒雷達,另外一部是對海搜尋雷達。此外,三艘主力艦還首次配備了炮瞄雷達,即專門為八門大口徑艦炮開發的火控雷達。在火力方面,三艘主力艦用雙聯裝一百毫米高射炮取代了雙聯裝一百二十毫米高平兩用炮。雖然新式高射炮的口徑縮小了二十毫米,但是戰鬥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