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0部分

破壞了整體性呢?植入廣告其實並不是什麼大問題,作為觀眾,俺也瞭解導演的苦衷,但張導跳出來這麼一說,顯得頗沒有水平。據說《601個電話》的票房不好,有沒有植入廣告的原因,俺不能下斷言,但我知道《龍虎門》雖然被人質疑廣告太多,但絕大多數人還是肯定了甄子丹的動作。

換句直白的話說,一部電影當觀眾首先注意到的不是電影本身,而是廣告植入時,那肯定是部失敗的電影。

許多小品都曾說過廣告植入對影視劇的破壞問題,例子俺就不舉了。本來就是,一部古裝劇,突然發現了某個可樂瓶子,那毫無疑問,這成了一部魔幻劇,穿梭時空的。片子的性質只需一個鏡頭就改變了。

當然,我們的導演並不傻,過後可以找一干所謂的發燒友,專門為此片糾錯,行話就穿幫,於是,可樂瓶就順理成章地被摘除掉了,可事實上,在片子中你還是看到了。

這只是一個乾癟的笑話,如果穿幫鏡頭都是為了植入廣告都是為了先看後摘那麼也忒累神了。所以,古裝劇出現可樂瓶的事件畢竟還是少數。

但現代劇中的手機便很是觸目驚心了。

一個空鏡頭,莫名其妙的出現了,某個產品堂而皇之地擺在那裡,別說觀眾,估計導演本人也看著不舒服,但沒有辦法,誰讓人家給錢了呢?為五斗米而折腰就是商品社會的規則,不尊守也沒有辦法。

所以,本人堅決支援在影片中植入廣告,畢竟影視劇是個產業,有人投錢才有產品能出現,否則一群影人們不是連飯口都沒有了嗎?

但這麼說也不對,好的電影,有名氣有原則的導演絕不會允許這麼做的,因為這樣做破壞的不僅僅是這一部影片的整體,而是相關所有演職人員的名聲。觀眾買票絕不會為了看電影中的軟性廣告,而是看電影本身,編劇,導演,演員攝像等人的水平。為了一點小錢破壞自己的名聲,很得不償失的。

就目前中國影視市場的狀態來說,對於那些小成本或資金真的不足的影視作品,植入廣告未嘗不是一個好的解決之道。即然無法避免,那就拜託,能不能把這軟性廣告做得如化骨綿掌一樣,真正地融到劇情中?

《兇鈴》一部恐怖片,主要道具便是手機,沉在水中還響個不停。手機和劇情密不可分的,所以在影片中出現多少次手機鏡頭也無所謂,這才是真正的軟性廣告呢!做就要做成與劇情緊密相連的東西,否則還是不做為妙。

一把王麻子剪刀的特寫,這意味著什麼,過後的劇情一定會用上它的,用來殺人?用來自救還是用來講述某段歷史,這是導演的事情,但和故事卻極為相關的。這樣的特寫觀眾喜歡,王麻子剪刀的廠家也會喜歡的。

所以,植入廣告並不是什麼問題,主要問題是本來是軟性廣告偏讓導演們做得如此生硬,沒有融進劇情,令人莫名其妙而心生厭惡。

其實,所有的劇作都會用到某種道具的,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適合某個產品,用用也無妨,怕得就是劇作中本來沒有,但硬塞進來的某個產品,為此增加了一個情節,增加了某段劇情,就跟一個本來不錯的大蛋糕,偏放上個秤砣,根本就合協不了,想來做蛋糕的師父看著也不會順眼的,張國立導演也許是個例外。

雖然資金難尋,但還是建議製片方不要因為圖那點小錢而破壞了自己的作品,不僅僅是對觀眾不負責任,對自己也很不負責任的。

順便說一點,其實在產品廣告以外,還是公益廣告,也許很多人並沒有注意到。人們常常會稱此為主旋律。一個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