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依依把孩子抱進馬車,用厚實的棉被包著,又給孩子灌了一碗藥。
這時她才發現,小綿沒有跟過來,趕緊叫人把她帶來。
何依依讓人打了一盆水來放在馬車外面,沾溼了布巾敷在歡歡的額頭上。
這時,小綿也來了,何依依便讓小綿自己照顧她,自己找村長。
“村長大叔,我們出來已經有一個多月時間了,馬車上的東西已經消耗了大半,現在天氣冷,生病的人也多,我建議大家把物資歸攏,每個小組騰出兩輛車來拉人。”
村長搖搖頭,“村裡的驢車都是沒有棚子的,天氣太冷,坐在車上反而容易著涼。”
這個何依依倒是沒想到,她沉思了會,“要麼我們在這停兩天吧,這裡正好有竹林,大夥去砍些竹子回來,給車搭個簡易的棚子,這樣晚上睡覺的時候也能暖和些。”
村長還是有些猶豫,南邊的訊息讓他有些擔心,他想盡量加快腳程,早點到達目的地。
何依依看出他的顧慮,繼續勸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樣每天都有人生病,我們行進的速度反而更慢,停兩天吧,也讓大家調整下狀態。”
村長也覺得有些道理,叫了幾位隊長來商量,大家一致同意,休整兩天,改裝車輛。
當天晚上眾人就開始行動。
以小組為單位,各家將自己的物資收攏打包,合併裝車,儘量空出來兩到三輛由牲口拉的車來坐人。
巡邏隊照例負責警戒,其餘輕壯和半大小子都去林子裡砍竹子。
用四根竹子做立柱,再將竹子劈成一寸左右的竹片,像編筐子一樣經緯交疊,做成像籠子一樣的框架,再用篷布蓋好,一個簡易的車廂就做好了。
再在裡面鋪上棉被,覺得不夠的還可以再鋪些衣服,擋風又緩和。
村裡的人基本都會編筐,做起來也順手,到第三天中午,所有的車輛全都改裝完成。
隊伍休整了兩天,雖然都沒有閒著,但是大家的精神都好了很多,在上路的時候,腳程也快了些。
歡歡的燒也終於退了。
小綿帶著歡歡來向何依依道謝。
剛到何依依面前,小綿就拉著歡歡跪下,磕了三個響頭。
現代社會來的何依依還是沒辦法適應別人給自己磕頭這件事,趕緊去扶她。
小綿卻不肯起來,“夫人,您救了我們娘倆幾次了,您的恩情我們做牛做馬也報答不了,夫人,小綿願意簽下賣身契,為奴為俾報答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