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5頁

南征也不是柴榮最偉大的戰功他最了不起的事跡是北伐當年後晉石敬塘為當皇帝,將燕雲十六州割給契丹,此事一直是中原人的心頭大痛顯德六年(公元959)年三月,柴榮領兵親徵,只用四十天時間,就從契丹人手裡奪回了三州十七縣若不是他在軍中忽染疾病被迫中止北伐,或許燕雲南歸的夢想就不至於直拖到明太祖朱元璋橫空出世之後了

柴榮登基之時年僅三十三歲,當時的他滿懷雄心壯志,曾經許下三十年帝王鴻圖:&ot;十年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ot;然而不幸的是天不假年,就在北伐契丹獲得大勝之際,他得了急病雖然北伐中止,但他的病情已經由於軍中醫藥不及時而被延誤,返回汴梁後,又恰逢他心愛的小女兒夭折,深受打擊的柴榮病情更重了

顯德六年(公元959)六月,自知不起的柴榮冊立自己的第三子(符宣懿皇后之子)柴宗訓為梁王,定為皇儲,又將柴宗訓的姨母冊立為小符皇后,定為未來太后

十天後,周世宗柴榮溘然長逝,享年三十九歲

《舊五代史》評價柴榮的一生說:&ot;嗣守鴻業,不日破高平之陣,逾年復秦、鳳之封,江北、燕南,取之如拾芥,神武雄略,乃一代之英主也加以留心政事,朝夕不倦,摘伏辯奸,多得其理……駕馭豪傑,失則明言之,功則厚賞之,文武參用,莫不服其明而懷其恩也所以仙去之日,遠近號慕……漸用寬典,知用兵之頻並,憫黎民之勞苦,蓋有意於康濟矣而降年不永,美志不就,悲夫!&ot;《新五代史》則稱&ot;區區五六年間……威武之聲震懾夷夏……其為人明達英果,論議偉然……英武之材可謂雄傑,及其虛心聽納,用人不疑,豈非所謂賢主哉!其北取三關,兵不血刃,……此非明於決勝者,孰能至哉?&ot;

壯志未酬身先死,是為柴榮一生的寫照雖然他沒能完成自己的人生大志,他的英武不凡已經足以令世人為之側目短短几年間,後周國力大振,回鶻、韃靼、女真、高麗……這些久未露面的使節都紛紛出現在汴梁城裡五代十國的其它國家也因此對後周望而生畏所有這一切,都為後來趙匡胤建立北宋打下了深厚的基礎

早逝,不但使柴榮的壯志大業未酬,也使他的子孫遭遇不測因為在他去世不久,柴宗訓的皇位就被父親生前最信任的大將趙匡胤給奪去了

十、趙匡胤的青雲路

(自從跟了柴榮這兩個上司,趙匡胤就以神速晉升,短短數年間便從中層軍官進入權力中心對於皇帝的寶座,趙匡胤恐怕也早已想過不止一回了吧但他如何能夠最終成功的呢?)

驍勇善戰得到柴榮的賞識信任當然是最重要的一點,但也不是唯一的一點真要考查起來,為奪位而做的有意或無意的準備工作,早在顯德初年,趙匡胤以奉命整頓後周軍隊時,就已經開始了

當時趙匡胤在高平之戰立下救駕之功雖然返回後他只得了個中級官職&ot;殿前都虞侯領嚴州刺史&ot;,卻深得柴榮和郭威駙馬張永德的信任

當時後周禁軍分殿前司和侍衛司,兩司的主官分別是駙馬張永德和郭威外甥李重進,照說是一家人,可惜兩人關係卻很惡劣,想來兩位統帥各搞親信,兩支軍隊也免不了互相爭鬥,於是趙匡胤就揀了個漏經柴榮同意,張永德將擴充自己所率殿前司的大事交給了趙匡胤來處理,負責從各軍種各藩鎮的兵士(包括當時已有的禁兵士卒)中,選拔真正的驍勇之士組建新的禁軍這樁差事對後來的中國歷史影響深遠,趙匡胤也充分地抓住了這次機遇這位曾經在江湖上飄蕩而深諳交友之道的皇帝新貴,恰到好處地在禁軍中結交了許多有前途有本事的異姓好友、拜把兄弟最著名的當然是&ot;義社十兄弟&ot;,除了趙匡胤本人之外,還有石守信、王審琦、楊光義、李繼勛、王政忠、劉慶